圖書

蔣曉雲:不為大人物作傳,只想替小人物留下足跡

時間:2015-04-16 08:54   來源:江南時報

蔣曉雲:不為大人物作傳,只想替小人物留下足跡

  她,好像一個姍姍來遲,卻終究要回來的老朋友。順著那些文字,你會遇到30年前的臺灣文學,60多年前的時代記憶,以及那個人們似懂非懂,又深愛不已的張愛玲……

  如果沒有《百年好合》,大多數人不會知道蔣曉雲。

  即使她20歲出頭就在臺灣文壇嶄露頭角,連續三次獲得聯合報小説獎,受到夏志清、朱西寧等文壇前輩的肯定,但人們未必知曉——畢竟,她的作品一直沒有在大陸出版。

  如今,隨著這本書問世,這位享有盛譽,卻少有露面機會的臺灣女作家終於走進公眾視野。

  人人都愛傳奇,曲折、離奇、最好又皆大歡喜。好像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原本是兩個自私的男女,因為一座城的淪陷成全一場愛戀。

  蔣曉雲也寫傳奇,她寫小人物的離散、動蕩,以及不動聲色的堅韌。她們不蒼涼也不繁華,站在時代的坐標,經歷了最動蕩的時代,把命運交給歷史的洪流——這,便是《百年好合》。

  蔣曉雲出道很早,這位1954年出生於臺北,祖籍湖南嶽陽的女作家,差不多和朱天文、朱天心、吳念真同時登上文壇。

  22歲,她憑藉短篇小説《掉傘天》拿下聯合報小説獎二獎(首獎空缺),之後又憑藉《樂山行》《姻緣路》兩次獲得聯合報小説獎。

  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出自23歲就寫出《沉香屑——第一爐香》的張愛玲,也適用於21歲就發表《隨緣》的蔣曉雲。作為文壇新人的她,一開始就深受文壇前輩夏志清、朱西寧等人的認可。夏志清更是稱她,“不止是天才,簡直可説是寫小説的全才”。

  1980年,夏志清曾為蔣曉雲的第二本小説集《姻緣路》作序。在這篇《論蔣曉雲小説裏的真情與假緣》評論中,他曾多次拿蔣曉雲與張愛玲做比較。

  談及《隨緣》時,他説,“比起張愛玲的《傳奇》,那幾篇喜劇型的短篇,真的並無愧色”。又説到寫“無情”,張愛玲做到的“無情世代的先覺者”,多少有些奇趣,蔣曉雲筆下的知識青年,卻是沒有理想的一代。

  有趣的是,蔣曉雲並不是“張迷”,也無心成為這位天才作家的接班人。張愛玲似乎也不高興拿二人做比較。她曾給夏志清寫信發牢騷説:“作品裏有些近似的地方,也許也是因為臺灣禁印大部分五四以來的文藝,以至於這些年來有些青年受我寫的東西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初,蔣曉雲踏上赴美留學之路,之後投身科技業,在文壇消聲匿跡。“我也有很多同事、朋友,他們到現在都不知道我寫小説。”對於這段轉身,蔣曉雲坦言,好像蓄意“潛伏”在另一個行業幾十年。

  直到2011年,臺灣《印刻》雜誌發表她的新作《桃花井》,人們才意識到,那個很會寫小説的蔣曉雲回來了。據説作家張大春最激動,直説“她是我的偶像”。

  回歸後的蔣曉雲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龐大的寫作計劃:寫38個生於民國的女人(從民國元年到民國三十八年),一人一個傳奇,她們的故事是野史,也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借此編織出不一樣的民國圖景。

  《百年好合》便是民國素人志系列的第一本。書中寫了兩代人,14個女人的故事,她們互為關聯,卻又各自飄零,她們的命運就像王安憶所説,“越過時代的隙罅,視野逐漸開闊,要博一博,看能不能博出一個新天地。”

  關於這本書,蔣曉雲的要求是,不為大人物作傳,只想替小人物留下足跡。這個不是“眷村人”的“外省人”,決定用書寫的方式,把目光放在那些流浪在外、被遺忘,但又始終不曾離開的尋常百姓身上。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