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盤點一輩子只寫一本書的作家:艾米莉《呼嘯山莊》

時間:2015-03-18 08:42   來源:文匯報

  本報記者 錢好

  在世界文壇上,有一些作家,一輩子只創作了一部小説。這其中,有些作品與作者的親身經歷高度契合,比如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凝聚了作者畢生的心血和感悟;而另一些則是全然相反,譬如從未有過感情經歷的艾米莉勃朗特,卻能在《呼嘯山莊》中把愛情寫出驚心動魄,在紙上填補自己蒼白貧弱的人生。

  許多人會説,文學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情。但這些作家,有的是體弱多病,寫完小説以後,便不久於人世;有的是一夕成名,懼怕盛名之後的紛擾,隱居山林。這一本書,就成了他們一輩子創作生涯的全部。他們用自己的寫作踐行著這樣一種態度:文學貴在於精,而不在於多。經典,只需要寫出一部,就夠了。

  斯嘉麗對愛的狂熱,傾注了米切爾的初戀情愫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1936)

  26歲的瑪格麗特米切爾在辭掉報社記者的工作,全心投入《飄》的寫作時,應該想不到,完成這部小説將足足花去她10年時間,更想不到,小説面世後會取得怎樣的成功和轟動。1936年,小説發表後,橫掃美國書市,前6個月的發行量便高達1000萬冊,日銷售量最高達到5萬冊。次年,《飄》斬獲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1939年,斯嘉麗和瑞德的故事被搬上了大銀幕,影片中文譯名為《亂世佳人》,由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主演,包攬奧斯卡十項大獎,成為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飄》的劇情,相信看過改編電影的人都不會陌生。作為亞特蘭大市歷史學會主席的女兒,米切爾從小聽父輩們講述南北戰爭中的傳奇,還喜歡騎著馬與老兵一同出遊、聊天,因此,她筆下南部種植園在戰爭前後的風雨飄搖,就顯得格外真實有力。事實上,《飄》中那個男孩子氣的、任性的斯嘉麗,明顯帶有米切爾本人的影子,而斯嘉麗對阿希裏的狂熱,也傾注了作者對初戀情人、在一戰中陣亡的青年軍官的情感。她不喜歡用華麗的辭藻,也鮮用複雜隱晦的描述,文字乾淨、利落,用寥寥數筆就能生動勾勒出人物形象,尤其擅長從眼睛入手:斯嘉麗貓一般狡黠的綠眼睛,瑞德戲謔而帶著暖意的黑眼睛,阿希裏憂鬱的淡灰色瞳孔,玫蘭妮母鹿般溫順的棕色瞳仁……這一群年輕人都不是完美的,他們或自私,或怯懦,但是在戰亂之中,他們展現出的倔強和勇氣卻令人動容。最終,斯嘉麗佇立在莊園廢墟之中,對著夕陽默念的那句 “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成為不少人的座右銘。

  《飄》令米切爾一夜成名,但是她所鍾愛的寧靜生活也從此被打破。她在回復讀者信件和應對版權官司中疲憊不堪,宣稱在有生之年不再寫任何東西。1949年,米切爾死於一場車禍。1995年,米切爾的兒子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發現了她在15歲時寫的一份手稿,描寫了南太平洋一個小島上的愛情故事。次年,這部名為《失去的萊松島》的中篇小説得以發表。

  寫出後工業文明加速中,美國青少年普遍的思想困境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麥田裏的守望者》(1951)

  儘管也寫了幾個短篇故事,比如《弗蘭妮與卓埃》,但《麥田裏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出版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説。塞林格憑藉《麥田裏的守望者》一舉成名後,卻過起了隱居生活,在鄉間買下了90多英畝的土地,在山頂上建了一座小屋,做一名地道的“隱士”。他沒有放棄寫作,卻極少公開發表作品。

  《麥田裏的守望者》故事情節的時間跨度很小,僅僅框定在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被學校開除後,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之內。在意識流式天馬行空的敘述中,塞林格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充分探索了一個少年的內心世界。霍爾頓的理想是當一名“麥田裏的守望者”,讓孩子們可以肆意狂奔,而他則負責守護孩子的安全,避免他們跌落懸崖。但在現實世界中,滿眼的虛情假意卻讓霍爾頓鬱悶、憤怒,試圖逃離都市,去尋求純樸的生活。在他的迷茫和焦慮中,有著青春期男生普遍的躁動,但最核心的,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關係、道德的墮落,給青少年的內心所蒙上的陰霾。小説的寫作背景是在二戰後,在後工業文明的加速進程中,人們精神的空洞和人際關係的疏離也日益彰顯。小説出版後,學生們爭相閱讀,認為塞林格寫出了當時美國青少年普遍的思想困境。而茫然無目的地反抗周邊環境的霍爾頓,也成了年輕讀者心中的英雄,模倣霍爾頓的言行和穿著,成為一種流行時尚。

  隨著《麥田裏的守望者》的風靡,書中口語化的“粗俗”用詞和消極的主題也招致了猛烈的批評之聲,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禁止學生閱讀該書。塞林格的性格也逐漸變得孤僻,選擇像霍爾頓一樣避開鬧市,淡出公眾視野。隱居後,他對東方哲學和禪宗越來越感興趣,其後期作品也顯示出了這一傾向。他拒絕採訪,也拒絕出版,排斥一切拋頭露面。1965年在《紐約客》上發表的短篇小説《哈普沃茲16,1924》,是公眾所能讀到的他的最後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原本在1996年已經授權某出版社,準備出書,但塞林格卻在最後一刻把新書撤回了。

  一匹黑馬的“自傳”推動了動物保護法案

  安娜塞維爾《黑駿馬》(1877)

  英國作家塞維爾從14歲起,就落下了殘疾,必須依靠拐杖才能走路。為了更好地活動,她經常駕駛矮種馬拉的馬車出行,從此也跟馬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生命中的最後7年,塞維爾身患重病,已經無法下床,但正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她把這部有關馬的小説一字一句寫在小紙條上,再由她母親謄抄,就這樣完成了她生命中唯一一部文學作品。《黑駿馬》最終在她去世前5個月得以出版,立刻引起轟動,讓塞維爾得以親眼見到自己的成功。如今,《黑駿馬》已是19世紀兒童文學的常銷經典。《黑駿馬》寫的是一匹漂亮黑馬的“自傳”。黑駿馬從小生活在貴族人家,聰明、誠實、性格溫順,受過良好的訓練,主人也十分可親。小時候,媽媽就告訴他,馬一生命運的好壞全得靠運氣——遇上好的主人就是他的福氣,遇上虐待自己的主人就只好自認倒楣。後來,家中橫生變故,黑駿馬被輾轉賣掉,碰到過拿馬撒氣的醉漢、動不動抽鞭子的馬車車夫,嘗盡了人間冷暖。最後,它終於找到了一個善待自己的家,可以安度晚年。作品不僅描寫了馬的內心世界,更有從馬的視角出發,對人類社會的冷眼旁觀。由於使用了第一人稱,讀者更容易代入黑駿馬的身份,用同理心去看待人類對馬的虐待。

  儘管出版後被歸類為兒童文學,但塞維爾本人表示,她寫作的對象並非兒童,而是與馬相處的成年人。她説,正是出於對人類虐待動物的強烈不滿,她才創作了《黑駿馬》,目的是“激發人們的善意和同情心,讓人們用一種理解的方式來對待馬匹”。而讀者的反饋,或許超出了她最初的期望。《黑駿馬》的巨大影響力,不僅使得當時還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格蘭取消了韁繩的使用,還推動了多個國家反動物虐待相關法案的制定。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