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嚴歌苓:詩意地展現永不消失的記憶
嚴歌苓:詩意地展現永不消失的記憶
對於電影《歸來》,原作者嚴歌苓盛讚不已,她不僅因為陳道明太像自己的祖父而震驚,更因為《歸來》如同一滴水折射了自己整個原著的精神光芒,“我覺得電影《歸來》比小説更加抽象一點,它起到的作用是一滴水見太陽,與我當初的創作意願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吻合。” 《歸來》改編自華人女作家嚴歌苓的長篇小説《陸犯焉識》,嚴歌苓説自己非常喜歡這部小説,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根據自己的家庭成員、自己的長輩的一些記憶虛構的作品,“在這部小説完成之前,我跟記者説我要寫一部‘抗拍性’的小説,張導看完我的初稿就説:‘這個小説我想拍的’。我大吃一驚,心想這個小説他會怎麼改呢,我讀到跟現在這個劇本比較接近的劇本的時候,我想這個角度切得太好了,整個選材的那一部分非常好地濃縮在我整個小説裏面,包括焉識這兩個字的意義。”
嚴歌苓透露,《歸來》的情節只運用了《陸犯焉識》中的最後30頁內容,和原著的差別比較大,但她對此“心甘情願”,“其實,往往很多特別還原小説的電影反而都不成功,我從來不會去干涉任何一個導演的改編,不會要求他們的電影劇本要多大程度上尊重我的文字版本。而張導選擇的最後一段恰恰可以概括這個小説,張導對這本小説的看法和我産生了共鳴,其實我也是寫到最後一段比較自如。”嚴歌苓認為整部小説對於人物的積澱、故事的積累都通過細節展現在電影中了,這是很見功力的,“我覺得《歸來》中娓娓道來的不僅是真情,它又超越了真情。因為電影是視聽語言,有一種魔力在裏面,《歸來》用詩意來講述了一段永不消失的記憶,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男女主人公美麗又哀傷的感情。”
張藝謀稱陳道明和鞏俐在片中貢獻了“教科書一樣的表演”,對此,嚴歌苓深表贊同,她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張導確定了陳道明以後,我覺得真像,陳道明和我祖父留下的老照片氣質很像,有一種特別高貴的知識分子氣質。而鞏俐和我虛構的祖母是很不像的,因為導演把她搬到了北方,但是她演出來以後,我覺得她就是馮婉瑜。我構思小説的時候其實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人物,因為這個人物還需要落實到一個具體的形象,讓她有聲音、有色彩、是立體的,而鞏俐落實了這個人物,所以,我看完了電影以後,我覺得鞏俐的表演實在是太令人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