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終於迎來全天候24小時書店。4月8日晚9時,“讀 一夜—三聯韜奮書店‘深夜書房’體驗交流”活動正式開始,由此也拉來了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試運營的序幕,而這也標誌著北京終於擁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24小時書店。昨日下午,當記者撥通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的電話時,剛下飛機的他聲音疲憊,但仍難掩興奮,“我聽他們説從昨天晚上9點到今天早上9點,一共賣了大概14000元,這真是比我們的預期好出不少。”
150人買書,銷售額達14000元
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介紹,第一天試運營情況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共有150人買書,銷售額達到了14000元左右。
當晚去書店體驗的藝術教育工作者袁栩梵就買了十幾本書,他介紹説,當晚11點多到達書店的時候大概有幾十人。書店的環境和白天差不多,只是加了一些桌子、椅子和臺燈。
受到臺灣誠品24小時書店啟發
關於開辦24小時書店,樊希安稱:“有這種想法已經好幾年了,去臺灣考察出版業時看到誠品24小時書店,受到啟發,覺得他們可以辦,我們也可以。”去年開始,他覺得條件已逐步具備了。
首先,國家開始有財政政策的支援,“去年國家拿出一筆資金資助全國56家書店,我們得到了100萬元。”
另外書店免收增值稅的政策也讓書店在資金上更為寬鬆。
其次是環境的變化,“地鐵6號線和8號線打通之後會在我們這裡交會,交通方便,而周圍的文化環境也在增強,南邊的人藝、西邊的美術館、東邊的隆福寺商圈,我們的書店也成了這個地方的文化地標,我們覺得應該適時抓住這個機會。”
兩大難題
1 成本
第一年:300萬元=100萬裝修+100萬人力+100萬電費
成為24小時書店,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運營成本的增加。據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張作珍介紹,第一年“變身”24小時書店的成本是300萬元,其中100萬元裝修費,100萬元支付人力成本,還有將近100萬元的電費。“去年國家給了100萬元,我們書店每年的盈利有100萬元,三聯書店還給了我們100萬元,所以今年自負盈虧應該沒問題的,”張作珍説。
而以後的運營成本,張作珍也算了筆賬,100萬元的裝修費不用了,每年需要的就是200萬元的成本,“如果韜奮書店能盈利200萬元就可以持平了,但如果達不到,我們還是盈利100萬元的話,剩下的就由三聯書店出,三聯書店一年有六七千萬元的凈利潤,拿出100萬元來回饋讀者是沒有問題的”。三聯韜奮書店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不用付房租。因此張作珍認為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會形成一個可持續的經營模式。
此次三聯韜奮書店也和雕刻時光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我們既提供閱讀,也有餐飲、購物,”樊希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