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中産”中國》

時間:2013-02-04 09:40   來源:新浪讀書

“中産”中國 [美] 李成 編著 許效禮 王祥鋼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歷史上,從未有這麼多人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進步。

  中國正在經歷的從一個相對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到中産國家的轉型,一直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炫目的一齣人生劇。從長遠來看,在影響中國發展的多股力量中,沒有一股力量會比中國中産階級的迅速崛起和急速增長更有意義的了。

  當然,中國中産階級崛起的意義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的範疇。本書重點考察過去20年間,由中國中産階級産生和成長所帶來的社會政治後果。其中心問題是:從現在到將來,中國中産階級的崛起會對這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作為第一部研究中國中産階級的英文專著,本書各章的撰稿人以第一手的獨創性研究為基礎,提出了各種富有挑戰性的觀點,同時也為針對整體問題的每一種研究方式,提供了現有最好的資料。撰稿人們一致認為,一種新興的社會經濟力量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社會分層和經濟格局,同時也有跡象表明,中國的中産階級有可能成為政治變革的關鍵性力量。

  作者簡介:

  李成(Cheng Li),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主任,現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任、美國國會美中工作小組學術諮詢班子成員、世界銀行顧問,以及百人會副主席。他是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社《桑頓中心中國思想者》系列叢書的主編,頻頻做客CNN、C-SPAN、BBC和PBS。

  目錄

  序

  致謝

  第一部分 中國中産階級崛起的全球意義

  第一章 導論:中國中産階級的興起

  第二章 新生的全球中産階級:由西向東的跨越

  第二部分 中國視角:社會階層化與政治意識形態

  第三章 中國的中産階級研究:從社會階層化到政治潛力

  第四章 全球化、社會轉型以及中國中産階級的構建

  第五章 中國中産階級與小康社會

  第三部分 定義問題:中國中産階級的成分差異和內在差別

  第六章 中國中産階級的特徵:混雜的成分、多重的認同

  第七章 中國的新上中産階級:職業解構的意義

  第四部分 擴大中國的中産階級:住房改革與教育發展

  第八章 中國的住房改革與崛起的中産階級

  第九章 房地産效應:中國社會差別的産生

  第十章 高等教育擴充與中國的中産階級

  第五部分 對比視角中的中國中産階級

  第十一章 處於亞太背景中的中國中産階級

  第十二章 中産階級的平民認同與公民行動參與,中國與韓國

  第六部分 中國中産階級:維持現狀者,還是變革的力量?

  第十三章 願意合作的中國私營資本:中産階級的商業目的

  第十四章 中國律師想要什麼?政治價值觀和法律實踐

  第十五章 中國中産階級對待民主的態度及其政治行為

  參考書目

  撰稿人名錄

  陳捷(Jie Chen),歐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路易斯賈弗政治科學教授,兼政治科學與地理系主任。陳擁有中國教育部暨中國國家與上海交通大學分別授予的“長江學者”和“‘致遠’講席教授”的榮譽稱號。2002年,陳捷曾作為富布賴特學者在中國從事考察研究。他撰寫或與別人合著有關中國政治的專著4部。近年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城市中的大眾政治支援》(Popular Political Support in Urban China,2004年出版) 以及《國家的盟友: 中國的私營企業主與民主變革》(Allies of the State: 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與Bruce Dickenson合著,2010年出版)。陳獨立或與人合作撰寫了許多有關當代中國政治的同行評審論文,發表在Journal of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China Quarterly,Asian Survey,Moder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學術期刊上。陳曾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開展有關中國中産階級和私營企業主的政治作用的專項研究。

  戴慧思(Deborah Davis),耶魯大學社會學教授,其教學方面的興趣集中于社會不公與社會階層、當代中國社會以及社會學專業研究方法上。除了在耶魯的教學工作以外,她還開辦了暑期實習講習班,在講習班中,耶魯學生和來自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學生合作進行研討。戴慧思現為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副主編。 2004年, 她協助創辦了Yale China Health Journal。戴慧思以前出版的著作分析了“文革”中的政治、中國的家庭生活、社會福利政策、消費文化、財産權、社會階層以及職業流動性等問題。她與王峰合編的《在後社會主義中國製造財富與貧困》(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cocialist China)于2009年出版。目前,她即將完成《一個他們自己的家》(A Home of Their Own)的專著,這是一項針對中國城市房産私有化結果的研究。

  狄忠蒲(Bruce J Dickson),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科學與國際事務教授,其研究和教學集中于比較政治、威權主義政府的政治機制以及中國的政治變革前途等方面。狄忠蒲的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史密斯理查森基金會以及美國和平研究所的資助。著述有《財富轉換為權力:共産黨對中國私營經濟的欣然接受》(Wealth into Power: Communist Partys Embrace of Chinas Private Sector,2008年出版),以及《國家的盟友: 中國的私營企業主與民主變革》(Allies of the State: 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與陳捷合著,2010年出版)。他的文章發表于China Quarterly,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Comparative Politics,Journal of Democrac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等刊物。

  傑弗裏格茨(Geoffrey Gertz),布魯金斯學會沃爾芬森發展中心的研究分析師。他的研究興趣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全球經濟以及國際發展的長期趨勢,曾任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貿易公平和發展計劃的初級研究員。

  韓相振(Han Sang Jin),首爾國立大學社會學名譽教授、首爾韓相振社會理論研究所主任。自2010年以來,他一直以著名訪問學者的身份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教。韓的專長在批判社會理論和社會轉型方面,目前正在從事的研究包括第二次現代轉型、跨文化人權對話、中産階級政治、第三條發展道路等。韓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講學,也曾擔任韓國總統政策規劃委員會主席,韓國學學院院長等職。他撰寫或編輯了下列著作:《分裂的民族與過渡性正義》(Divided Nation and Transitional Justtice,2010年出版)、《亞洲傳統與全球民主》(Asian Tradition and Global Democracy,2011年出版)、《北朝鮮的人權》(Human Rights in North Korea, 合編,2007年出版)、《文明與和平全球論壇》(Global Forum on Civilization and Peace,合編,2007年出版)、《哈貝馬斯與韓國的辯論》(Harbermas and the Korean Debate,1998年出版)。

  蕭新煌(HsinHuang Michael Hsiao),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任、社會學研究所兼亞太地區研究中心研究員、“臺灣大學”暨“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19962006年間,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政策顧問。他的專業範圍包括公民社會及新興民主國家、亞洲中産階級、可持續發展以及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等問題的研究。近期著述有《為臺灣的社會運動再充電》(Recharging Social Movement in Taiwan,合編,2010年出版)、《亞洲特色的跨國界婚姻》(CrossBorder Marriage With Asian Characteristics,合編,2009年出版)、《中國的崛起: 北京的戰略及其對亞太的蘊義》(Rise of China: Beijings Strategies and Implif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合編,2009年出版)、《非營利業: 組織及實踐》(NonProfit Sector: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 合編,2009年出版)、《深化臺灣地方的可持續發展》(Deepening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aiwan, 合編,2008年出版)、《亞太和平觀察》(AsiaPacific Peace Watch, 合編,2008年出版)、《東亞的社會運動與民主化》(Scoial Movement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日文版,合編,2007年出版)、《東亞的公民社會與民主化》(Civil Society and Democartization in East Asia,日文版,合編,2007年出版)。

  霍米哈拉斯(Homi Kharas),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兼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任主席的“增長與發展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經合組織發展中心非常住研究員、馬來西亞總理國家經濟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哈拉斯的研究興趣集中于全球趨勢、亞洲的經濟增長與發展以及對最貧窮國家的國際援助問題,此前,曾任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他撰寫、編輯了下列著作:《以不同方式提供援助》(Delivering Aid Differently, 2010年出版)、《東亞的一次復興》(A East Asia Renaissance, 2007 年出版)、《東亞展望》(East Asian Visions, 2007年出版)、《東亞一體化》(East Asia Integrates, 2004年出版)。

  李成(Cheng Li),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主任,現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任、美國國會美中工作小組的學術諮詢班子成員、世界銀行顧問以及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美國的一個華人精英組織。譯者副主席。李撰寫、編輯的專著有: 《重新發現中國: 改革的動態與困境》(Rediscovering China: Dynamics and Dilemmas of Reform, 2007年出版)、《中國領導人:新的一代》(Chinas Leaders: The New Generation, 2001年出版)、《跨越太平洋的人才溝通:中美教育交流19782003》(Bridging Minds Across the Pacific: The SinoAmerican Educational Exchange 19782003, 2005年出版)、《中國變化中的政治風景:民主前景》(China’s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 Prospects for Democarcy,2008年出版)。李是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社出版的《桑頓中心中國思想者》系列叢書的主編,頻頻做客CNN、C-SPAN。他還是斯坦福大學的刊物《中國領導層觀察》(China Leadership Monitor)的專欄作家。

  李春玲(Li Chunling),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她的學術興趣包括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性、性別問題研究以及教育社會學,主要出版有《比較視野下的中産階級形成:過程、影響及社會經濟後果》(Formation of Middle Clas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ocess、Influence and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 2009年出版)、《社會分層理論》(Theorie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2008年出版)、《斷裂與碎片: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實證分析》(Cleavage or Frag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2005年出版)、《中國城市的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in Chinese Cities, 1997年出版)、《當代中國的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05年出版)《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A Research Report on Social Classe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合著,2002年出版)、《中國社會分層》(China Social Stratification, 合著,2004年出版)、《專業女性的發展、參與及社會地位》(Development,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Satus of Professional Females, 合著,1996年出版)。

  林靜 (Jing Lin),馬利蘭大學(克裏奇帕克)國際教育政策教授, 對中國教育、文化以及社會問題研究廣泛,尤其對1978年以來中國的社會變化以及這個國家進行的教育改革進行過系統研究。關於中國教育,林著有5部專著: 《紅衛兵的暴力之路》(The Red Guards Path to Violence, 1991年出版)、《後毛澤東時代中國的教育》(Education in PostMao China, 1993年出版)、《中國心智的開啟》(The Opening of the Chinese Mind, 1994年出版)、《中國的社會轉型與私立教育》(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Private Education in China, 1999年出版)、《21世紀中國大學描述: 向高等教育大眾化邁進》(Portraits of 21st Century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a Mov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合著,2010年出版)。林的研究集中于和平教育、環境教育和靈性教育,在這方面出版有:《教育中的愛、和平與智慧: 21世紀教育展望》(Love, Peace and Wisdom in Education: Vision fo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06年出版)、《作為和平締造者的教育家: 為了全球和平而改造教育》(Educators as Peace Maker: Transforming Education for Global Peace, 2008年出版)、《靈性、宗教與和平教育》(Spirituality, Religion and Peace Education, 2010年出版)。

  劉思達(Sida Liu),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社會與法學助理教授。他著述廣泛,涉及中國司法改革以及法律職業的各方面,其中包括基層法院的公正性、中國的法律改革、大眾法律諮詢、刑法制度以及公司法市場等,其文章先後發表在Law &Society Review,Law &Social Inquiry,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China Quarterly等刊物上,也散見於中國重要的法律與社會科學刊物,其中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北大法律評論》以及《社會學研究》。他的第一部著作:《失落的城邦: 當代中國法律職業變遷》(中文版)于2008年出版。目前劉正在完成一部書的中文手稿《割據的邏輯: 中國法律服務市場的生態分析》。該書分析了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因中國司法改革所造成的法律服務市場割據的原因。劉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涉及中國刑法辯護律師的權謀,此項研究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律師基金會的資助。

  盧漢龍(Lu Hanlong),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教授兼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主任。2005年以來擔任中國社會學學會副主席,自1993年開始,當選為上海市人大代表,2006年後聘為上海市政府顧問。盧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經歷,曾在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杜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英國發展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其專長包括社會發展研究、社會指標以及生活品質,所出專著集中于收入不公與社會分層、城市與社區研究、消費文化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問題,編輯有《中國的市場轉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一書以及《上海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

  滿燕雲(Joyce Yanyun Man),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大林肯中心)教授,為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兼主任,同時也是北大城市與環境學院經濟學教授。滿的教學與研究興趣主要集中于城市與地區經濟學、公共財政、房地産經濟學、土地政策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她還擔任下列期刊的撰稿人: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Public Finance Review, National Tax Journal,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Urban Studies。滿與Craig Johnson合編了《稅收增值財政與經濟發展: 用途、結構與影響》(Tax Increment Finance and Economic Dvelopment: Uses,Structures and Impact, 2001年出版)。由她撰寫的下列著作也即將問世: 《過渡中的中國地方財政》(Chinas Local Finance in Transition(與洪玉紅合編)、《中國的住房改革及結果》(Chinas Housing Reforms and Outcomes)。自2007年以來,滿燕雲一直住在北京,在北京大學任職。

  麥宜生(Ethan Michelson),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社會學與東亞語言文化副教授、社會學與法學副教授。他的有關中國律師以及中國農村地區社會衝突的研究成果見諸各種跨學科與地區研究性刊物,其中包括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China Quareterly, Law &Society Review, Social Problems,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麥宜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福特基金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以及美國教育部(富布賴特海斯項目)、美國律師基金會以及霍普金斯南京中心的資助。

  陳青(Qin Chen),南京大學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社會學博士生,河海大學國際語言與文化學院講師。他重點研究的是全球化時代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問題,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不同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問題,為河海大學“傑出教學獎”獲得者,所出專著有《統一與背離:快閃族心理分析》、《文理與大學的“人格分裂”》、《關於龍的討論: 跨文化交流個案研究》以及《中國國際化的“怎麼”和“為什麼”》。陳還與人合譯了愛麗絲默多克的《大海啊,大海》 (The Sea,the Sea),以及Thomas Gilouich等人撰寫的《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孫曉燕(Xiaoyan Sun),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博士生,曾獲北外外語學院學士學位,國際關係學院法學碩士學位,重點從事和平教育研究。目前正在導師李英濤(音譯)的指導下,從性別角度進行有關聯合國和平建設的研究。20092010年間曾前往馬利蘭大學教育學院,以來訪博士生身份在林靜指導下從事5個月的研修。

  盧奇托姆巴(Luigi Tomba),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政治與社會變革係高級研究員,原籍義大利,曾在中國居住、工作多年,在有關當代中國政治和社會變革問題上著述廣泛。2001年,他前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作,此後的研究內容為城市政治、勞工改革、住房商品化的影響以及中國中産階級的形成及其對城市管理的意義。自2005年起,與Andrew Kipnis共同擔任China Quarterly雜誌的編輯。

  王建英(Jianying Wang)從耶魯大學獲社會學博士學位,其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會不公問題、性別與職業、生活經歷分析以及中國研究。在其博士論文《中國城市的自主就業:性別、資本主義與勞動市場的相互作用》(Self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 The Interplay of Gender, Capitalism abd Labor Market)中,她對後改革時代中國城市不斷變化的自主就業路徑和結果進行了分析,將之稱為城市勞務市場上因制度轉型而重新形成的各種機會結構。王現正以此論文為基礎,撰寫兩部專著,一部重點論述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管理人員自主就業的興起,另一部則論述婦女自主就業的經歷。

  周曉虹(Zhou Xiaohong),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院長。到1987年為止,周分別在南京醫學院和南京大學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學業。1997年在南大歷史系獲博士學位。19992000年間,周曾在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社會心理學以及現代中國研究,共計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現任《中國研究》(北京)雜誌主編。

  (責編:小題)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