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文學雜誌《收穫》日前終於改變了自由來稿的接收方式,現在作者可以通過一個叫做“行距”的APP向《收穫》線上投稿。《收穫》將利用“行距”這個平臺建立所謂的“門審”制度,如果能夠進入“小門審”和“大門審”的法眼,就意味著文章將來能夠發佈在《收穫》的電子雜誌中,更優秀的作品將會發表在紙質版的《收穫》雜誌上。
為了和一般的網路文學平臺有所區隔,《收穫》主編程永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我們還是有個門檻,不能什麼作品都能上線,不然這和其他的網路平臺沒什麼區別。能夠達到《收穫》標準的作品我們會儲備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我們叫它‘花園’也好,‘園林’也好,這些作品我們會負責幫助他們修改,或是已經達到了標準,我們負責幫他們推薦。”
程永新在今天(5月18日)下午《收穫》雜誌與“讚賞”IP平臺戰略合作發佈會暨“行距”APP正式上線發佈會上説道:“全國的好稿子、好原創作品是不停地往上海跑,像《收穫》因為篇幅問題、時間問題、發表問題等等我們放棄了很多好的作品,像前幾年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我們拿到的是40多萬字,但是我們根本沒有篇幅發表這樣的作品,我們看完了覺得很有意思,但是也沒有辦法發表。就是説我們沒有那麼多篇幅、沒有那麼多版面發表那麼多好作品,我們會放棄很多東西,我們想通過這樣一個平臺,看看能否把我們的版面向外延伸。”
相較于之前作者需要把作品列印出來郵寄到《收穫》的方式,線上投稿將大大減少從作品完成到與讀者見面的過程。據悉,目前已經有一篇通過“行距”投稿的中篇小説準備發表在下一期的《收穫》雜誌上,從這篇作品“冒出來”到被選中發表,只用了一到兩個星期的時間。
“行距”除了提供投稿平臺,《收穫》和“讚賞”還想利用它嘗試線上寫作教育,並且直接把一些作品輸送到影視公司,使這個平臺在一定意義上成為劇本工廠。
在被問及《收穫》雜誌近幾年的訂閱量時,程永新表示目前《收穫》的訂閱量還是比較穩定的,“我們現在的訂閱量是比較穩定的8萬冊,但是和之前的幾十萬冊已經不能比較了。”
就在今年,一個比《收穫》還要更加老牌一點的雜誌《萌芽》也和線上的寫作平臺“一個”進行了合作,《萌芽》社社長孫甘露表示自己之前並沒有十分關注“一個”,但是因為合作的關係所以他詳細看了一下,發現“他們的作者比較年輕,當然也有很多非常有成就的作家,但是裏面很多是比較新的寫作方式”。
而對於報紙、雜誌和書這樣的傳統紙媒所遭受的來自網際網路的巨大衝擊,孫甘露表示也有樂觀的地方,“據我們了解,新型的網際網路出版,總量的80%多實際上是遊戲,總體佔的比例跟傳統出版結構不太一樣。”
同樣,對於寫作和閱讀這個領域,“讚賞”IP平臺內容總監黃一琨也抱有一定的信心,他發現,“90後的價值觀發生了明顯的回歸,他們並不像80後那樣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反叛而反叛”,所以雖然“行距”上線時間並沒太長,他和他的團隊也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依然有非常高的寫作熱情,並不像四處的傳言那樣,“年輕人不想讀深刻的東西,只想看短視頻、動漫。”
同時,黃一琨還表示他們將利用“區塊鏈技術”使得作家不再擔心盜版,以後將實現讀者讀一章、甚至讀一個字都會有記錄,而作家有權利為讀一個字、一章收多少錢做出決定。
不過目前“行距”還只有IOS的版本,黃一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等到這個版本穩定之後,“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將會上線安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