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金赫楠: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生活

時間:2016-03-31 10:16   來源:中國作家網

  “80後”作為文學新生代,這一代人的文學觀念、審美趣味甚至人生觀價值觀無一不是伴隨著時代的大節奏而逐漸形成和確認,我們與最當下的時代大背景既合轍押韻又相愛相殺。而新媒體時代對“80後”的文學生活,影響尤甚。

  對於出生在1980年代的文學寫作者來説,伴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和成熟,當代中國有兩個重大變化: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的全面展開,以及新世紀以來網際網路技術的高歌猛進,二者都深刻地持續改變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文化心理,改變著時代的文化格局。“80後”作為文學新生代,這一代人的文學觀念、審美趣味甚至人生觀價值觀無一不是伴隨著時代的大節奏而逐漸形成和確認,我們與最當下的時代大背景既合轍押韻又相愛相殺。而新媒體時代對“80 後”的文學生活,影響尤甚。

  新興的社會媒體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社交貨幣”,大意就是我們以某個話題、現象、概念作為談資,通過與他人進行交流,在對資訊的分享中,實現彼此的了解和自我形象的凸顯塑造。比如,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歲末,茶余飯後,不聊聊《羋月傳》或侃侃《老炮兒》,你都不好意思張口説話——在公共媒 體和大眾群體裏,這些現象級的大眾文藝作品階段性地充當著“超級社交貨幣”。而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文學、作家和作品,一直充當著通行於時代、社會、公眾的“超級社交貨幣 ,一部小説引發全民熱議,一首詩歌膾炙人口。人們在閱讀、討論文學作品和主題人物的過程中,輸出和交換著自己關於世界的看法與論調,確認和塑造著自己的價 值取向,甚至由此養成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話語方式。而現在,從部落格、微博到微信,新媒體和自媒體,網路文學和超文體連結,這些文本形式和傳播方式正在替代文 學而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社交硬通貨。文學,我們通常所謂純文學意義上的作家作品和現象話題,越來越淡出公眾目光之所及,越來越邊緣。

  最近一年裏,我自己在微信朋友圈裏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文學——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説的純文學、精英文學新媒體化的加速度。各大文學期刊和作家協會 都陸續上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各種文學資訊、評論文章甚至原創作品在朋友圈裏瘋狂刷屏。我的朋友圈好友大都是文學界的師長和小夥伴們,更新最活躍的往往都 是“80後”的寫作者,這一代人同新的傳播方式似乎天然就有一種適應、習慣甚至依賴、迷戀。比如我自己,堵車時、候機中,晚上臨睡前總習慣最後刷一下屏,早晨一睜眼下意識地就去抓床頭的手機……坦白説,很多作家作品的資訊,很多同行的文學批評文章,我也是在微信朋友圈裏刷屏而讀。這種移動網際網路中的輕閱讀 淺閱讀,這種資訊的密集匯集和待選,同時也對文章觀點的鮮明、語言的個性化節奏感以及字數的節制和控制進行著要求和選擇——很難想像用手機來閱讀一篇幾萬 字的大論文,那至少對讀者的視力是一個太大的挑戰。這確實是近一兩年來剛剛發生卻又演進迅速的一種文學現狀。如果説,在這之前,還只是更具大眾通俗屬性的 網路文學在“日更”和“秒刷”中潛移默化地實現著對粉絲和讀者的情感、認知影響和口味塑造,那麼現在在微信朋友圈這個更具分眾和圈子特徵的社交平臺上,“一刷而過”越來越成為純文學、精英文學的某種傳播和閱讀方式,所謂“朋友圈裏的作家”,在日常頻繁刷屏、轉發、留言和點讚中,其間對文學審美和寫作範式的來日方長的滲透式影響,對“80後”及其以後更年輕一代寫作者和閱讀者不知不覺的塑造力量,實在不容小覷。

  新時代對“80後”寫作的影響還在於,除了直接和顯而易見層面的改變,同時也悄無聲息、潛移默化。時代的大趨勢大氛圍,資訊傳播分享的新方式,日常經驗和個人體驗的新媒體化,這些都會參與塑造著一個寫作者的審美趣味、思考力,以及表述習慣話語方式等等,這些潛移默化的變化一定會反映在一個人的寫作中,會滲透在一個人看待和表達世界的目光和語調裏。

  而這些,某種意義上,就是當下文學所身處和面對的時代現實與歷史境遇,更是“80後”文學寫作者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創作如此,文學研究和批評寫作更是如此。

  2015年7月,青年批評家楊慶祥出版了文集《“80後”,怎麼辦?》,這是“80後”擲地有聲的高辨識度聲音,也是當下中國文壇一個很重要的 文學事件。閱讀這本書,我從中感受到“80後”寫作者急於向世界及自己發佈和宣示:“我”和“我這一代”的代際坐標,“我”和“我這一代”的歷史存在感。 楊慶祥開篇就表述了自己這樣的困惑:“過於宏大而遙遠的敘事,沒有辦法和我當下的生活發生任何有效的聯繫”。這是典型的,來自“80後”的疑惑與焦慮,這 一代人有著更真實的內心生活,更不容易為宏大的外在之物所裹挾。這本書中關於“80後”的諸多判斷和理解,我並非都能完全認同,但楊慶祥作為文學“80 後”的野心勃勃和躍躍欲試,卻是我頗有興趣的。它可以作為“80後”思考自身與時代精神的一個起點,楊慶祥在努力地尋找自己與大時代的關聯,且是以自己的路徑和方式。

  而我自己的文學研究和批評寫作,近來頗有幾個困惑,或説一直未能解決的疑難,期待在以後的文學生活中能逐漸找到答案——

  一是,如何找到自己。我有時會倦怠和虛無,會在奮筆疾書用功時突然忍不住去沮喪和懷疑:我現在寫下的這一篇文學批評,在當下高年産量的浩瀚文章 海洋裏,何以存在?或者説,我認為做當代文學批評一定要找到自己個性化的語言方式、表達方式和切入文本的立場角度,要擁有一種高識別度的批評聲音。但我一 直沒有找到,一直在流行的、給定的腔調和範式中煩膩焦躁地打轉,卻又難以擺脫。

  二是,如何找回初心。文學青年註定要慢慢長大、漸漸老去。從“文學青年”到所謂“文學批評家”,一路持續載入的那些深刻、厚重、擔當等等“大”詞,以及圈子化、權力化、秩序化等等,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怎樣始終保有和保持文學的初心與文學批評的初心?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