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革命理想鑄就經典之作——訪著名詩人賀敬之

時間:2015-09-09 09:08   來源:新華社

  賀敬之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8日,在賀敬之乾淨整潔的家中,記者見到了這位91歲高齡的著名詩人。他創作的《南泥灣》《白毛女》《回延安》等作品,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望著家中墻上挂著的剪紙作品《回延安》,賀敬之情不自禁地念起了這兩句詩,思緒仿佛也跟著回到70多年前的抗戰時期。

  賀敬之的家鄉在山東棗莊。1935年,出身貧寒的賀敬之在親友的資助下到一所私立完小讀書。那時,抗戰雖然還沒全面爆發,但日本已經佔領了東北三省,民族救亡的呼聲遍及華夏大地。當時,學校裏有兩位老師常常給學生們講日本侵略中國的事,從“九一八”事變到塘沽協定,從紅軍北上抗日到西安事變;課本中林覺民的《與妻書》,還有魯迅、巴金等人的作品,讓11歲的賀敬之心中開始萌發民族救亡意識,對代表人民力量的紅軍也十分嚮往。

  1937年,從完小畢業的賀敬之進入兗州鄉村師範學習。沒上幾天課,日本的炮火就打到了齊魯大地,學校被迫內遷。回到家鄉的賀敬之在山頭上目睹了臺兒莊大戰的硝煙。

  沖天的火光,肆意開動的坦克車,還有隆隆的機槍大炮聲……看到原本美麗的家園在戰火中滿目瘡痍,14歲的賀敬之受到極大震動,他和4名同學踏上了尋找母校的道路,一路從湖北武漢追到了四川梓潼。同學隨身帶的《大眾哲學》《新華日報》等進步書籍和刊物,成為賀敬之寶貴的精神食糧。

  “魯迅在我心裏非常偉大,知道魯迅藝術學院在延安後,就更加嚮往。後來,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魯藝的招生簡章,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到延安去。”賀敬之説。

  1941年,賀敬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延安,賀敬之創作大量傳唱至今的經典名作。

  賀敬之説,當年在寫歌詞、秧歌劇以及詩歌時,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尤其是秧歌劇,反映的都是人民的現實生活,採用的也是民間藝術形式。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我來説,印象深刻,影響終身。”

  賀敬之回憶,講話發表後,延安文藝界人士開始廣泛接觸幹部戰士、人民群眾,從民間文藝、陜北民歌中汲取營養,用於自己的創作中。而年僅20歲的賀敬之也迎來了他文藝創作的重要收穫,寫出了《南泥灣》《翻身道情》等廣為流傳的歌詞,創作出在邊區影響甚遠的秧歌劇《栽樹》《瞎子算命》,還與丁毅執筆集體創作了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又學習來又生産,359旅是模範……”賀敬之説,《南泥灣》這首歌是1943年魯藝秧歌隊到南泥灣359旅慰問時所寫。除了動聽的旋律,這首歌更表現出抗戰時期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接班人。如今,《南泥灣》跨越時空,在今天仍廣為流傳。

  而《白毛女》更是從延安演到張家口、東北、北京,繼而演到全中國乃至國外,並一直演到今天,成為中國歌劇里程碑。

  “為何會産生這麼大的影響?”面對記者的問題,賀敬之認為,作為人民文藝,白毛女以時代主題為背景,象徵著人民和國家的命運,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我們有歌劇理想,歌劇理想與革命理想是分不開的。這部歌劇正是寫人民,為人民寫,請人民評判。”他説。

  賀敬之説,能見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十分榮幸。

  “9月3日,當我在天安門城樓東觀禮臺觀禮時,眼前看到了強盛的國力,心中卻回想起70多年前戰火紛飛的歲月,非常激動。”撫摸著胸前金光閃閃的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章,他感慨道,自己的一生,正是對“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詮釋。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