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古稀居民撰寫《月壇記憶》 呈現北京月壇歷史

時間:2015-07-15 09:33   來源:北京日報

  1957年13路汽車三里河終點站。

  本報記者 鞏崢

  通訊員 江幗涓 劉淑穎

  您知道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月壇是什麼樣子嗎?知道月壇的變遷過程是怎樣的嗎?今年70歲的西城區月壇街道居民譚玉華,通過搜尋資料、訪談、實地走訪,歷時半年編寫完成了3萬7千余字的《月壇記憶》,呈現了月壇新中國成立前後至今的歷史。

  “六十年一輪迴,流逝的歲月、塵封的記憶,每每鮮活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作為少小離家老大回的遊子,無論走到哪,總有一份眷顧在心頭。想將月壇開發建設初期之所見、所聞、所為的瞬間定個影,展示出來。”在《月壇記憶》中,這樣樸實無華卻感人至深的話有很多,經過街道宣傳後,引起了地區許多老人的共鳴,他們紛紛主動請纓,講述自己的經歷,豐富《月壇記憶》。

  為父母寫傳

  引記錄月壇歷史靈感

  父母健在時,譚玉華一直想給二老寫傳記。前幾年,老父親病重,譚玉華覺得這件事不能再拖了,於是通過與父母及父母的親戚朋友聊天來記錄寫作。

  他的父母在月壇生活了55個春秋,記錄父母的過去,就離不開月壇的過去。

  而譚玉華也是在1953年入住鐵二一社區,是月壇的首批居民。雖然1968年因工作搬離月壇,但2006年他又回到這裡居住。

  “前兩年,眼見周邊學校、所在社區相繼跨越60週年,卻沒有慶祝活動,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都找不到成立日期的證據。”他遺憾地告訴記者,連翻看《月壇街道社區志》也發現,新中國成立前後月壇建設的記錄有所缺失。

  作為親歷月壇早期發展的一分子,譚玉華想,何不趁著老一輩的人健在,梳理他們的記憶,填補月壇歷史記錄的空白。

  搜尋資訊達半年

  每晚筆耕至半夜

  這件事想著容易,做起來難。譚玉華腿部殘疾,行動不便,但為了獲取更準確的資訊,半年時間裏,他親自前往圖書館、檔案館、老街坊家中搜尋資料,核對情節、數據,並記錄資訊。

  他在建築大師張開濟的自傳中發現,鐵一區、鐵四區的22棟小白樓是1950年建起來的,它們是張開濟來京後設計的第一件作品。在鐵道部房管所,他找到一本《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記錄了近70個地方,包含月壇7個建築。“從時間上來説,7個建築都沒有那22棟小白樓早,小白樓沒能列入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很遺憾。” 譚玉華如是説。

  他還不斷通過社區居委會尋找老居民,親自拜訪他們了解月壇歷史。在拜訪原復外一小校長劉嘉姝時,86歲高齡的老人不僅翻箱倒櫃找尋記錄,還請學生從外地寄來老照片。“我非常感謝他們,也盡力將他們傳承歷史的心意融入字裏行間。”譚玉華説。

  半年來,除了每天堅持健身和接送孫子上下學外,他的時間都撲在了《月壇記憶》上。白天查閱資料、走訪訪談,晚上梳理思路、撰寫文章,每晚幾乎都要寫到12點多。老伴兒擔心他身體,常催促他快睡,但他想趁著現在記憶力還行、思路清晰時趕快記錄下來。“就算我躺在床上要睡了,但想到好點子,也要起身用床邊紙筆記下來,怕忘了。”他笑著説。

  老街坊幫忙

  共拼月壇記憶

  如今,譚玉華終於完成了3萬7千余字的《月壇記憶》,還收集到近50張月壇老照片。文章共二十個小章節,回顧了月壇從新中國成立前後至今的發展過程,涉及歷史、地理、經濟、人文等。

  譚玉華説,梳理歷史是一件大工程,自己一人能力有限,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他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感興趣的月壇人一起來補充,呈現更完整的月壇歷史。

  前一陣,他的《月壇記憶》被街道宣傳出去後,很多居民聯繫到街道,想與譚玉華一起暢談月壇歷史。鐵二二社區居民周公策説,自己、三哥和兩個侄女和譚玉華一樣,都是復外一小的學生。“報上刊登的真武廟小學(原復外一小)師生六十年代畢業照,我能認出許多老師和同學。”他還有一些校園的老照片,願意提供給譚玉華,作為校友,希望一起聊聊學生時代的故事。

  曾當過記者的月壇居民仇榮亞也表示,經過兩個月的採訪、實地探訪、查閱資料,自己剛剛撰寫完成了長文《尋覓曾經的三里河》。文章講述了三里河曾經的歷史,共分為七個部分,包括概述、舊日三里河記憶、永遠的三里河清真寺、三里河村和三里河、馬大人墓地與皇姑墳、沒戴皇冠的計委大樓、美麗的西城三里河。其中,著重講述了南沙溝、回民、玉淵潭、計委大院、南營房、紅塔禮堂等地點的歷史。月壇街道的老照相館、計委大院的大澡堂也是他寫作中提及的地方。仇榮亞説:“現在社會發達了,但過去的很多地方是我們這代月壇人的回憶。希望對地區歷史感興趣的居民聚在一起,大家分享歷史的快樂。”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