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中國文學通史》的創新與突破

時間:2012-08-13 08:29   來源:鳳凰網讀書

  2011年12月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通史》是融匯了古今以來的文學研究成果,以最新的現代理念作為指導,以最科學合理全面完形的架構,集合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經過十多年努力,纂寫成功的。其主要策劃、編纂、撰稿人都是積學多年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文學研究所和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邀請有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福建、廣東社會科學院等院校的部分學者。而文本涵蓋範圍:縱的方面,由先秦而至當代;橫的方面,以地域分,則在原來基礎上,並涵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文學史,以民族分,則容納漢族而至於各少數民族的文學,其少數民族文學所佔比例以及分量之重,是歷次中國文學史撰寫所不具備的,

  這部《中國文學通史》共分十二卷,從先秦到二十世紀末,包括先秦至隋代文學、唐代文學、宋遼金文學、元代文學、明代文學、清代清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上、下)當代文學(上中下),洋洋六百萬言。本書規模宏大,篇幅浩繁,資料致力豐富翔實,觀點追求科學明晰,評價努力實事求是,它的完成貫穿了以下幾個主要特徵:

  一、本書貫通古代與當代,並將我國五十六個兄弟民族的文學和臺港澳地區的文學均納入論述;二、在充分吸納歷次中國文學史的研究成果(如部分採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4年修訂版三卷本《中國文學史》以及1997年十卷本《中華文學通史》的內容,其中沿用了余冠英、錢鐘書、唐弢等先生為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寫的《中國文學史》和《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部分原稿)的同時,對原有的章節從觀點到材料進行全面檢視,改去某些不妥的提法,訂正資料的失誤,另增補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章節和內容;三、本書充分吸收了從1997年以來十餘年最新的中國文學研究成果,如郭店竹簡等的發掘和研究,發現過去被指為後人偽作的一些古籍作品,實際上在先秦已經存在;還有些作品的作者也應有新的訂正。少數民族神話傳説和英雄史詩也有更多的發現。而像北朝文學、遼金文學的研究已有長足的進展,對歷代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的研究也涌現大量新作,不但材料有新的發現,觀點也有新的調整;四、1997年版《中華文學通史》全書結構不均衡的問題,在本書中也得到了比較合理的解決。由於我國文學的歷史發展中,作家作品不斷增多,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印刷、出版的便利和報刊廣泛發行以及稿酬制度的確立,文學創作不但日見繁榮,而且從文言文學轉型為白話文學,産生的作家作品比前此任何時代都多,因此《中國文學通史》決定由原來的十卷增加到十二卷,古代文學編六卷,近現當代文學編六卷,這樣的分卷處理應該是比較適當的。為進一步改進不平衡的狀況,過去寫的篇幅過大的彝族文學和魯迅等名家,字數也做了一定壓縮和調整。而古代神話傳説、北朝文學、遼金文學等因過去寫得不夠,新版篇幅自然增加,而應該入史而過去沒有寫的作家作品,新版也做了補充。這些都有助於全書結構的更加合理和平衡。

  本書的出版單位江蘇文藝出版社在編輯校對方面也作了相當大的努力,尤其是全書篇幅浩大,徵引古籍和今籍繁多,江蘇文藝出版社在校對了通常文字錯誤的同時,還組織了專業人員對引文根據所引原書逐一作了全面的校勘,力求使全書達到文本精核,與撰寫水準達到高品質的一致。

  有理由相信,本《中國文學通史》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的中國文學通史,它既是對以往中國文學史作的一次集大成式的總結,同時也是對中國文學史的範圍、深度作的一次全新的開拓和嘗試;它既是一項承前啟後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創新工作。本書的面世,必將對讀者了解和賞鑒一個全面的中國文學面貌和文學的真實起到引導的作用,同時對加強中國各民族的團結、促進中華民族的興盛繁榮起到有益的作用。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