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之子:臺灣農業經驗足眼界廣 值得學習
已故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的次子汪致重。圖自《山西晚報》(汪致重供圖)
他是已故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的次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承父業,他立下宏願,以系統化工程推動兩岸農業合作。在雲南,他的基金會擁有20萬畝農業園區,是臺灣農業在雲南推廣種植的試點。他,就是汪致重。
1月27日,應晉中農民的邀請,汪致重先生來到山西,在上世紀70年代被譽為“小大寨”的昔陽縣石坪村,在田間地頭向老農深入淺出地講解啥是坡地精緻農業,高效農業該咋幹。
“我得讓農民們想想,腳下的煤挖完了,大傢夥兒靠啥過日子?”對於山西這個有得天獨厚煤炭資源的省份來説,汪先生認為,用眼前的能源收入反哺農業,為明天農業永續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在汪先生離開山西前,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1 臺灣農業需要細琢磨
記者:汪先生,您好。
首先感謝您對山西農業的關心,感謝您專程來山西,用臺灣先進的農業生産模式對接山西農業,為山西農業高效發展出謀劃策。
汪致重(以下簡稱汪):太客氣了。
這次是昔陽縣石坪村的老百姓邀請我,為村裏的農業發展把脈。關心農業的人都知道,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臺灣與大陸農業技術交流合作,重點在於技術。向陽基金會在雲南有一片20萬畝的農業園區與臺灣合作搞農業試驗田。去年,我將臺灣一半以上的農業專家請到雲南,請他們進行指導,主要研究物種的選擇、種植技術以及生物科技發展、品質檢驗標準。
記者:聽説您剛剛率隊從臺灣研習歸來。
汪:是的。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是我與辜振甫的女兒辜懷群于2011年共同在上海發起的,用於促進海峽兩岸農業、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方面的合作,我多次前往臺灣學習農業。
本月中旬,我率雲南省楚雄州農業考察團赴臺研習,整整10天。我們參訪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地農會與果菜生産合作社,對臺灣香蕉研究所、屏東檸檬運銷合作社、香草園、蘭花園以及枋寮農會等地進行考察。了解臺灣在香蕉産業上的歷程以及消長;了解果農們如何透過團體的力量,將檸檬運銷上市並取得更好的價錢;研究他們造福農民、發展農業的機制。
臺灣農業發展經驗足、眼界廣,很多方面值得學習。我們與基層農會、合作社、産銷班人員、農民、生科人士座談,互動熱烈。我們對種植技術、農會組織制度、農業結構、産銷班與合作社以及農戶的關係進行考察,所有參訪人員受益匪淺。
記者:對臺灣農業,我知道您有句名言“臺灣農業需要細琢磨”,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汪:我給你舉個例子,就説一種水果吧,蓮霧。
臺灣本地原來土生土長的蓮霧個頭非常小,而且不甜不脆。經過臺灣農民精心研究,科學種植培育,合理施放生物肥料,現在的蓮霧已經像蘋果一樣大小,色澤紫紅,香甜脆口,行銷全世界。
以前到雲南,大家都跟我説臺灣的蓮霧在雲南可以種,而且非常好吃。拿出來一看,小小的一顆,下面還是青色的,上面就像女孩子抹了一星胭脂,樣子丑極了;掰開,裏面還有兩個又大又硬的籽兒,外皮厚還裂口子。就這賣相,雲南人已經感覺很好了。這次到臺灣,吃了吃人家種的,他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蓮霧。臺灣的種植技術很複雜的。
細琢磨,要琢磨臺灣先進的農業種植方式與理念。
臺灣種植技術的精緻程度,大陸差很遠。僅一項農肥的運用,就遠遠超過大陸的理解。不是説你把臺灣物種帶回大陸,挖個洞、噴了水,就可以叫臺灣物種。
記者:臺灣的哪樣農作物,您最喜歡吃?
汪:都很好吃,不僅是蓮霧,檸檬、巴樂、釋迦,我都愛吃。
2 山西有條件發展坡地精緻農業
記者:您如何看待山西農業現狀?
汪:山西的農業,是典型的亞洲小農耕作形態。從耕作形態來説,和臺灣、日本的農業相差無幾。如果能夠在提高小雜糧的品質與産量上做足科技文章,山西這個小雜糧王國變身聚寶盆指日可待。
然而,消費者不斷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對雜糧營養成分的認知也在不斷加深,這個“王國”要發展壯大,可是一篇大文章。不能簡單地認為對小雜糧進行包裝宣傳推銷,就是對它的重視,應當加入專家的認真研究,政府的大力支援,基層對農民的悉心教育與培訓。
我來晉中幾次了,這裡屬於華北溫帶山區,夏天最高溫度可達36℃,最低溫度不會低於零下16℃,無霜期可以達到7個月左右,適宜農業生産。可是,這裡最大的問題是降水少,平均年降水量僅有400—500毫升。從傳統種植來看,也就能種些産量大的玉米、穀子,其他雜糧畝産量都非常低。
水是農業的命根子。如果我們的農業建立合理的滴灌系統,選擇合適的物種進行科學種植,水的供應不是問題。如果能夠在充分利用有效供水的基礎上,配以適當的物種選擇與種植技術的提高,綜合利用國家的鼓勵政策,這裡的農業完全可以發展得更好,農民收入也能夠有效得到提高。
記者:山西有119個縣(市、區),這麼多年來跑採訪,我全部走遍了,許多的縣鄉,偏僻的村鎮,有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的物種與資源,生産出獨一無二的農産品及加工産品。但是,它們很難走出大山,很難形成規模化銷售。想真正惠農,讓優勢農業轉化成聚寶盆,這可是一個大課題。
汪:臺灣在農産品深加工、山地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發展、農産品行銷體系建設上做足了文章,走出了一條發展山區現代農業的新路子。這為山西發展特色産業提供了良好借鑒。山西特別適合發展坡地精緻農業,一馬平原的河南就沒有這個條件。
記者:玉米是山西種植最廣泛的農産品。發展精緻農業,山西該向臺灣學習什麼呢?
汪:我多次去臺灣研究當地的農業,坡地種植、品種開發,山西太應該向臺灣學習了。
我發現,山西農民基本上足不出戶,看看鄰居種什麼自己就種什麼,最多看到鄰縣為止。臺灣比大陸早開放40年,農民們在全世界尋找,在有限土地上盡可能種多受益的好品種。現在,全世界的品種差不多都讓他們種遍了,種成功的就留下來,經過改良,成為臺灣“土著”品種,再拿到國際上去掙錢。
臺灣農業的眼光比大陸寬得多,也遠得多。這都是應該學習的。
記者:山西如何發展農業才有前景?
汪:應當發展高效農業。通過系統化的設計規劃與實施,從物種—種植技術—農田管理—生物科技應用—食品安全與品質檢測—減少流通的中間環節,讓農民真正提高收入,這些應該是我們追求的高效農業的基本環節,也是我們系統化提高農業經濟的基本理念。
3 山西高效農業應當怎麼做
記者:坡地精緻農業,是高效農業的組成部分。山西的高效農業之路在哪?
汪:山西山區的土地,世世代代种老玉米、小米。每畝凈收入也就二三百元。我們能不能幫助農民先對農業環境、種植環境做些研究?再對物種做出市場調研與規劃,之後根據市場的情況搜尋適當品種以符合價值目標,對農民是最有收益的。為農民引路,這樣才能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幫助農民致富。
記者:如何根據山西的農業環境來實現高效農業?
汪:我還拿臺灣種植蓮霧為例。在臺灣,它享受最高級別的護理,果農們伺候它,就像是在“奶孩子”。果農非常關心天氣變化,一旦天氣預報説兩天之後有寒流來襲,就會立刻向果實噴灑特殊的禦寒有機肥劑,蓮霧就像包了層棉被抵抗氣溫驟降。“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這種簡單移植的手段早就應當摒棄。生物科技技術,完全可以把傳統農産品進行改良,提高品質與産量,逐步從低産出發展為高效産出。山西的雜糧農業,採用滴灌方式節水灌溉,配合先進科學的種植方式與科學的田間管理手段,完全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實現農業創新。
記者:山西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如果讓您將它比做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會是哪國?這些國家的農業發展經驗,山西能複製嗎?能奉行拿來主義嗎?
汪:我的答案是迪拜。上世紀70年代,迪拜的石油資源開始枯竭。那時候阿聯酋的執政者制定“用石油的收入,創造一個沙漠中的奇跡——迪拜世界旅遊城”發展模式。他們把賣石油賺來的錢完全用於打造荒漠中全新的現代迪拜城市。不到30年,一個原本完全依靠出售石油資源獲得GDP的地區,華麗轉身成了旅遊收入佔GDP總額90%以上現代豪華之都。
山西除了沒有沙漠與海灘,與迪拜非常類似。迪拜有石油,但是現在枯竭了;山西有煤礦,正在轟轟烈烈地開採,但是終有一天也會枯竭;山西沒有沙漠,但是有農業;沒有海洋,但是有雜糧。
看到迪拜,我們應該想到我們的未來,山西的轉型應該從現在做起。在山西仍然擁有豐厚的能源資源的今天,就想到資源枯竭後如何為人民打下永續發展的基礎。
記者:對山西農業的未來,您現在最想説的是什麼?
汪:山西的後煤炭經濟要從現在考慮,我們不能僅僅想到挖煤后土地的復墾,更應該從系統化的角度來思考,山西的農業到底如何發展?山西的農業經濟所包含的各個環節如何完善?建議山西省政府能夠像雲南一樣,在山西也建一個試驗田。範圍不要太大,最好先以一個村子來做實驗,有計劃地利用能源收益,反哺農業,使之永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與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是指引我們在10年、20年,甚至未來更長的時間裏,認真規劃實施科學發展的指針。我希望能夠有機會與山西的鄉親們一起,用自己的雙手共同創造山西美好的農業未來。(《山西晚報》記者 康景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