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具特色百株老樹
200歲老榕樹包廟奇景。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苗栗縣公館鄉的樟樹與茄苳兩株巨木,宛如樹木版“七爺八爺”,友誼持續300年。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彰化大村鄉榕樹高14米,粗大根係纏貼舊廟大半壁磚,穿透屋頂並在廟內落地,使土地公舊居不堪居住。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今年為國際森林年,臺“農委會林務局”昨天首度公布從各縣市選出最具特色的一百株老樹,串連老樹故事,推廣老樹保育。頂笨仔聚落的苦楝樹因過年年節凋零,名中又帶“苦”字,加上音似“可憐”,最後因“太哀怨”入選百大老樹。
臺灣最“膽大包天”的榕樹,長在臺中市樹得里。林務局表示,早期漢人開拓處就會設土地公廟,因榕樹、鳥榕隨著鳥糞下種至廟頂,兩百年來不斷茁壯,最後將土地公廟緊緊纏繞,形成“樹包廟”的特殊景觀。
另一株在彰化縣大村鄉大侖村的榕樹膽子也不小。當地耆老回憶,幼年在磚砌土地公廟上見到小榕樹,本以為榕樹成長,根部就會伸至土中,象徵佃農渴望“耕者有其田”。時至今日,樹高十四米,根部纏貼在舊廟大半壁磚,甚至穿透屋頂,在廟內落地。三、四十年前在舊廟前另外蓋一間錫安祠,為土地公“搬新家”。
迫使高鐵繞道的新竹縣金山里樟樹,因三百年老樹對抗時速三百公里高鐵的特殊性,成最具“神力”的老樹。苗栗縣公館鄉的樟樹與茄冬並生三百年,篤厚友誼如同樹木界“七爺八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