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庸》又説:“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心誠才能明瞭真理,明瞭真理才算真正心誠。所以,在不明理時作出的錯誤承諾,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誠的,怎能再信其行、順其非,讓錯誤更加荒謬地履行?
“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貫穿了萬事萬物的始終,不誠就沒有萬物,因而君子以誠為貴。這也正是“中庸”這一智慧思想的重要出發點,中庸之道的做法就是:本于誠、用於中、致于和。
“誠”是君子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誠”,而後才能達到《孔子家語》裏描述的理想狀態:“言必誠信,行必忠正。”誠信這個詞因而涵蓋著內外兩方面的意義:誠于中,信于外。
中庸之道要“本于誠”,誠信之道要“誠于中”,由此可見,誠之為貴,就在於它關乎著內心的本源,是為人為事的出發源點,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為的達標而忽略了對內心意願的安頓,便是緣木求魚,背離了“誠信”的本質意義。
國之誠信,在固邦,在安民;
人之誠信,在立世,在明道。
荀子説,“養心莫善於誠”,那麼,正行莫善於信。
誠信為人,就是在養自我清潔之心、正自身坦蕩之行;
誠信對人,就是在養天地浩然之氣、正道義永存之風。(文/曹雅欣 書法/張瑞齡)
特別感謝:書法家張瑞齡先生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子曰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