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界還少座“最差”獎

時間:2013-07-26 10:37   來源:新京報

  1980年,為表達對電影評判的不同意見,幾名美國人頗帶戲謔意味地搞了個金酸莓獎,每年搶在電影界最高獎項奧斯卡獎以前頒布,評出些最差女主角、最差導演、最差電影來。這個獎一辦就是30多年,逐漸由影迷間的自娛自樂發展至擁有500多人的評選團體,有些人拿了金酸莓最差女主角獎後成為了奧斯卡影后,有些人成為奧斯卡影后之後又獲了金酸莓獎。評“最差”的獎項在美國電影界影響力越來越大,恐怕是發起者始料未及的。

  中國影視界有金雞百花獎、金馬獎、金像獎、飛天獎,就是沒有“最差”獎。起碼我和我的朋友們,都沒有見到過。近段時間,大熒屏上《富山春居圖》、《小時代》等爛片接連不斷,多家媒體撰文猛批;小熒屏上“神劇”此起彼伏、選秀節目風起雲湧,惹得網友瘋狂吐槽。然而,以往腰別剪刀、手握大棒,恨不得將膠片統統“咔嚓”掉、將低俗劇作全部敲得無法抬頭的國家廣電新聞出版總局,在一堆沒格調、沒品位、沒底線的影視劇和欄目面前,居然沒有流露出劃分個“最爛”“最差”的意願來。

  與“最差”比,中國影視方面的“最佳”倒是多得驚人。幾乎每隔不長一段時間,就會有這樣那樣的“電視劇年會”、“電影盛典”閃亮登場,其間絕大多數出席演員“賊不走空”,基本上都能捧個“最受歡迎”、“最具號召力”、“最有影響力”之類的獎項回家。“評優”過多過濫,不光是沒辦法培養出高質素的觀眾群,更是慣出了創作人員的臭毛病,讓他們在不思進取與虛偽的恭維中,把影視事業建設得一派虛假繁榮。

  有鋻於此,影視界應該趕緊敲鑼打鼓,開評“最差”。能寫劇本、拍電影電視的人,自然不是自尊心需要保護的小學生,不會因為被評個“最差”便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即便他們受不起這種“打擊”,也沒理由為照顧他們的面子,便放棄了影視藝術的評判標準。作為文化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産業正在蓬勃發展的朝陽期,長時期走亂哄哄一擁而上的一窩蜂式路線不行,更不能任由口碑一落千丈,等著“破而後立”。與其讓某些人擺弄劣幣驅逐良幣的把戲,倒不如直接將“最差”公諸於眾,為“最優”積蓄動力。

  “評差”未必就是為了批判和處罰,而是為了聽取不同的意見和聲音,令身在局中的人更清醒地認識現實。如果影視界“評差”有了成熟經驗,還可以在其他行業領域都試著開評“最差”。讓那些樂於評優、懶於評差,評了優堂而皇之慶祝、評了差敷衍了事應付的人們,早些從沾沾自喜的美夢裏醒覺過來。當然,評差須得認真,而不能成為相互攻擊和利益平衡的工具,如果“最差”也變得與某些“最佳”般輪流坐莊,那麼不評也罷。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