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批評家説話 天塌不下來

時間:2013-04-16 11:24   來源:中國青年報

  電影《雲圖》中,有位滯銷書作家在一次酒會上,怒將曾寫書評批評他並且在酒會現場仍然諷刺他的書評人當場擊斃,這個情節會讓不少寫批評文章的作者心頭一凜:如果搞批評的都是這個下場,恐怕沒幾個人願意批評了。

  想起這個電影片段,是因為看到《收穫》主編程永新宣佈罷看《文學報》的消息。為什麼罷看?因為《文學報》刊登了對王安憶、賈平凹、莫言的批評文章,程永新認為,《文學報》對莫言的批評使用了“文革”式的語言,感覺是“已經瘋掉的批評家要把有才華的作家逼瘋”。

  程永新是以微博的形式表達對《文學報》的不滿的,但他的觀點似乎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援。罷看某種報刊,是個人選擇,無可非議,但有何理由認為批評者的語言是“文革”語言?“文革”對漢語的污染尚且需要漫長時間來清除,輕易將批評文字説成“文革”語言,本身似乎就有暴力定性的傾向。而“瘋掉的批評家要把有才華的作家逼瘋”的説法,實在是誇大了批評家的影響力,同時也小覷了作家的承受力。

  現在是批評家最沒市場的年代,各個領域、各種勢力都在竭力“消滅”批評家,批評家在當下想要針對大多數事物展開批評,都要找角度、講技巧。“有話不能直説”,讓太多的批評家消極退場,取而代之的是表揚家。難得還有人願意為文學寫點批評文章,發表在一家文學媒體上,那些文章根本沒機會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因此,過激反應,或許是太在意批評本身,而非批評內容。

  魯迅説過,“創作家大抵憎惡批評家的七嘴八舌”,但魯迅還是對批評家有客觀的認識,他把作家和批評家比作廚司和食客,食客可以對廚司的“菜”品頭論足,但廚司卻不能反過來要求食客掌勺一試身手。批評家的水準有高有低,但評判作品卻是他們的權利,身為作家不能因為批評家説了好話就引為知己,説了不中聽的就火冒三丈。有的作家會在小説裏“公報私仇”醜化批評家,有的作家被批評家罵急了也會披掛上陣寫文回應,這麼做都能理解,但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要求批評家閉嘴,這只能暴露作家內心的脆弱和對作品的不自信。

  允許批評家説話,天塌不下來。請放心,這個時代還真沒有幾位瘋了的批評家,也稀缺天才的作家,文學本就疲軟得一塌糊塗,文學江湖更是一片你好我好他也好,有那麼幾個人願意提點不同的意見,用尖刻的話刺痛一下作家,該好好珍惜才是。被批評的作家,願意親自上陣奮起回擊就反擊,不願受累説話就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來對待批評吧,如果這點胸懷也沒有,只能説,我們的作家被吹捧給慣壞了。

  文學批評很可能對作品造成誤判,但卻很少會對一位作家形成污衊。説一個廚子做菜不好吃是因為他長得難看,這是胡攪蠻纏式的批評;但批評一個廚子做菜難吃,這毫無問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報刊媒體上有關文學作品、文學思潮的筆戰不斷,這並沒有把天才作家逼瘋,反而“逼”出了諸多優秀作品。文學的繁榮必然伴隨著批評的繁榮,如若連批評都消失得無影無蹤,衡量文學自身斤兩就失去了標準。

  《收穫》主編的這次微博表態,除了能吸引一點眼球外,于提升人們對文學的關注度毫無幫助。真想反駁,大可以拿起筆來與批評家對戰,這樣反倒可以幫助讀者認識到,作家的天才究竟體現在哪。

  而反觀《文學報》總編輯陳歆耕的表現,也有點令人失望,他其實完全不必説“新批評”欄目“不代表本刊立場”,而應該力挺撰寫批評文章的作者。批評,需要勇氣,需要銳氣,同時也要有一點擔當,只有如此,“文學批評”這一快要消失的文體才有望再度活躍。

  《收穫》主編批評《文學報》的這場“口水風波”的唯一好處是,製造了一個文化話題,給了大眾媒體關注文學批評的一個藉口。但如果“文學批評”這一文體要靠此類“口水戰”才能引起輿論的關注,那才是更大的悲哀,因為,真正值得文學界人士討論與反省的是——我們的文學批評是如何逐日減少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