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的底線在哪

時間:2013-04-11 13:36   來源:新京報

  4月7日,《收穫》執行主編程永新發了一條微博,宣佈“再也不讀《文學報》了”,稱“文革”式的刻薄語言,要把有才華的作家也一個個逼瘋!之前,《文學報》的“新批評”專刊現已出版40多期,被批評的作家包括王安憶、賈平凹、遲子建等。(見本報昨日《〈收穫〉主編宣佈“罷看”〈文學報〉》)文學到底該如何批評?

  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批評曾為中國文學的繁榮做出過卓越貢獻,很多傑出的文學批評及文學理論文章對文學創作進行了精確的分析、細緻的研究,出現了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互長的良性態勢。九十年代以後,很多人卻迅速地墮落成為了紅包而炮製文章的文學讚揚家,為趕會場而到處奔忙並出賣自己的文學良心。那種種墮落,微妙地象徵著一個時代的道德淪喪。

  《文學報》似乎有意于“反其道而行之”,設立“新批評”專欄刊發了幾十篇批評文章,批評對象全是一線作家如莫言、賈平凹、遲子建等,而且他們幾乎每個人都受到過多次批判文章捆綁式集中轟炸。

  可憐的遲子建似乎被“批鬥”了三輪。翟業軍在《遲子建創作局限論》裏説,“遲子建反反覆復地傳頌並演繹著壓抑和拯救的‘神話’,從來不會反省:真的嗎?事情就這麼簡單嗎?……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遲子建的創作集複製之大全。”這個指控幾乎要一棒子打死遲子建了,她的全部寫作被判了極刑。

  賈平凹也很不幸地被集中“批鬥”了三輪以上。郭洪雷在《給賈平凹先生的“大禮包”——談〈古爐〉中的錯謬》裏説“……我們不敢奢望平凹先生對價格不菲的《古爐》實施召回,但如此‘千瘡百孔’的作品,作者還是應該有個説法才對。”石華鵬文章題目更犀利:《〈帶燈〉:一部沒有骨頭的小説》。一通亂棒之下,賈平凹被打得渾身爛皮,看來不根據這兩位批評者的指導來寫作,就一無是處了。

  莫言的下場更為悲慘,《文學報》組織了三四輪對他的專門“批鬥”,主力隊員李建軍寫了多篇批判莫言的文章。他在《2012年度“諾獎”授獎詞解讀(下)》裏説:“他缺乏最起碼的自我約束和樸實態度,有一種刻意為之、故意賣弄的傾向……他以誇張而簡單的方式,以令人驚悚和不快的效果,塑造了一系列冷酷無情、恣縱無忌、心智殘缺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系列愚昧野蠻、畸形變態、匪夷所思的生活事象。”

  這些文章大多為批評而批評,語言風格都是斧砍式,不按文理出牌。這些作者看起來要把批評對象當成“地富反壞右”,批倒批臭踏上一腳。現在自然是做不到“踏上一腳”了,但潑糞式詞語已成“新批評”裏大多數文章的語言定式。他們的方法是先私設道德鬥場,然後把批評對象綁上來輪番批鬥,文章題目都很扎人眼球,卻失去了文學批評的基本底線。

  文學批評範圍很廣的,專業的文學批評家會對各種不同的作家作品進行研究,不會專門盯著名作家來咬以吸引眼球。《文學報》的“新批評”欄目的這種有意約寫、脫離作家作品的本身巧立名目、杜撰莫須有罪名加以棒殺的文章,已經嚴重地喪失了文學批評的基本立場,更喪失了準確、公正地評價作家及其作品的態度。這樣的“新批評”,其實“很舊”,舊到了“文革”檄文的程度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