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的故事

時間:2013-02-28 15:03   來源:人民日報

  2012年,中國電影業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2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宣佈將進口美國大片的數量提高到34部。中國電影産業面臨更大的壓力。5月,大連萬達與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簽署並購協議,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院線運營商。這條消息在中美兩國都産生了巨大反響,甚至引發了一些美國媒體對中國文化的過度想像和猜疑。當今世界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隨之産生的文化碰撞也越來越強烈。即使是美國這樣在文化領域擁有超強實力的國家也對文化安全問題繃著弦。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任重道遠。

  2012年又是中國入世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中,中國電影政策始終是保護與開放並存。保護的最終目的不是讓中國電影産業躲在國家力量的羽翼之下,而是促使它成長為能夠與好萊塢正面競爭的強大力量。十年之後的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電影業直面好萊塢的競爭非但沒有消亡,反而茁壯成長起來。不但國內票房屢創新高,國産影片成為不少影迷追逐的熱點,一些國産影片走出國門,在國際上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故事,是中國電影富於個性的名片。根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中國電影文化的國際傳播研究”調研顯示,3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電影故事非常有特點,是中國電影的重要標誌。但是,高達51%的外國觀眾認為中國電影最需要改進的因素是電影故事。還有接近5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電影故事邏輯混亂、難以理解。可見,中國電影故事是外國觀眾最感興趣的因素之一,也是觀眾感到最難以理解的因素。這其中有文化隔閡、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中國電影如果想擴大國際影響力,在編劇方面亟待改進。一方面不能走純粹模倣的路子,穿中國人的衣服演外國人的故事,一味追求所謂的“普世價值”,陷入好萊塢的價值觀陷阱,造成故事邏輯混亂。另一方面也不能閉門造車,把中國的東西都看成優秀的,鑽進民族主義的牛角尖兒,令外國觀眾感到理解困難。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的擴大需要一種“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豁達態度,在文化交流與碰撞中發現並傳播中國文化精髓。

  功夫片、動作片歷來是中國電影最受歡迎的類型。但是長期以來,中國電影除了功夫片和動作片,其他類型難以受到外國觀眾的關注。隨著近年來中國喜劇片的發展,這種狀況有所改變。中國喜劇片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一些小成本但是非常有特色的國産電影在國內屢屢創下票房奇跡。這種現象在國外也得到了回應。相對於依靠語言和劇情取勝的影片類型,喜劇片和功夫片一樣可以依靠動作和表情講述故事,超越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在國際傳播中具有優勢。因此發展喜劇類型電影是中國電影擴大國際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過去,中國臺灣以其開放的姿態、濃郁的東方文化色彩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香港則創造了李小龍、成龍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明星,取得了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文化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大。上述調研還發現,海外觀眾將華語電影作為一個整體接受,中國大陸電影、中國臺灣電影、香港電影都屬於華語電影的整體。而且,中國大陸的國際文化影響力超越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

  中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巨大,文化統一是維持多民族國家的重要力量。中國大陸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主流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這不僅顯示中國大陸在文化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績,有助於凝聚全球華人力量,共同建設美麗中國,而且對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