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危險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辣、鮮、鹹、甜,紅椒、紫菜、黃魚、海參,爆炒、慢燉、白煮……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剛剛過去的一週裏玩了場“吃貨總動員”,連續幾個深夜,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在食品安全問題鬧得國人寢食難安的今天,中國人對美食壓抑已久的熱情就這樣一夜之間被重新引燃。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出後,《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新浪微博熱門關鍵詞,這幾天的風頭更是力壓美劇《絕望主婦》、韓劇《屋塔房王世子》等熱播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甚至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後,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説中的“吃貨指南”。
更誇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産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産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説,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有網友專門製作功能表,香菇灌湯包、西湖醋魚、蔥燒海參、剁椒魚頭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數盡收;有網友提議開個相關食品實體店;有網友呼籲乾脆組個美食旅行團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種“舌尖體”也開始在網上雨後春筍般涌現。
播出效果這麼火,《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卻表示“挺不適應”,“好多人理解的,跟我們原來想表達的,不是很吻合。”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遠不止是一部“吃貨聖經”,而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應該只是“吃貨”的狂歡。
“做紀錄片,文化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講吃,不就跟美食欄目一樣了?這個片子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希望觀眾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看到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陳曉卿説。
《舌尖上的中國》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但比起片中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畫面,這部紀錄片更為人所稱道的是它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這一點,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上也有體現——既是筷子與肉,又是遠山近水與輕舟。美食,和美食背後的人與事,無不散發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從繁華的東南沿海大都市到邊遠的大山深處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拍攝。一年多時間,央視紀錄頻道二三十人的團隊走南闖北,包括港澳臺在內,選取了60多個拍攝點,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記錄了一個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陳曉卿説,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與食物的關係。
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國》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兒孫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著年糕嘮家常。然而,短暫的團聚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裏又剩下這對老人。“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陳曉卿説。
確實,被《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熒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淚的衝動。
“味道是骨子裏繞不開的鄉愁。看到和家鄉有關的部分,真的會哭。”一位網友在微博裏的這段發言得到熱烈響應。《舌尖上的中國》涵蓋全國美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和“媽媽做的飯”。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著白花花的蒸氣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馱著黃饃饃的大伯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