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28日在金門表示,她主政兩岸關係不會倒退。為何此刻要特別作此表示呢?很簡單,已經有不少人擔憂。臺灣《中國時報》29日發表社論説,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會導致兩岸和緩、經貿交流深化、簽訂十多項協議(包括有讓利性質的ECFA在內)的基礎消失。在兩岸因素對臺灣經濟重要性明顯高於4年前時,加上明年經濟基本面已見下行趨勢之際,兩岸因素的消失很可能造成臺灣經濟的重創。期望民進黨別以一廂情願的想法去擘畫兩岸政策。
文章摘編如下:
目前的兩岸經貿情勢是“今非昔比”,拿阿扁時模擬,恐怕會有極大的偏誤。我們不必用太多冷冰冰的數據來談這個問題,看看生活周圍、聽聽許多庶民謀生之道,就可發現“大陸經濟”這項因子,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與影響性,已遠非當年可比了。
例如,莫拉克風災後,一度寂靜成死域的阿里山,現在又是活龍一尾,大陸觀光客為阿里山注入活水,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不僅老闆賺了,對一般升斗小民而言,當然就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了。
阿里山一家茶行老闆就説,如果沒有陸客加持,茶行裏二三十位服務人員可能就會沒頭路。
還有那每天人滿為患、摩肩接踵的士林夜市,夜市中九成是觀光客,其中近五成是陸客。對這些每天為生活打拼的攤販而言,藍綠、意識形態都不重要,要有觀光客來、有生意作、生活能過得下去,才是王道。
夜市中賣排骨湯的老闆説“你沒看到路邊停的那些一輛輛遊覽車,全都是陸客團嗎?那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更有不少中年失業者,借著當導遊找到第二春,不久前的導遊與領隊考試,就有近13萬人參加,創下歷史新高。
其實,全臺各地的觀光景點、夜市、臺北的101、24小時經營的誠品書店……,幾乎都能受惠于陸客赴臺觀光。近年為迎接陸客,更有不少企業大舉投資旅館、飯店、購買遊覽車等。
2001年、2002年時,臺灣每年觀光客數量大概在260萬人左右;很諷刺的是民進黨執政時就喊出觀光倍增計劃,希望在2008年達到500萬人次,但從來就達不到目標。不過,在國民黨手上,今天臺灣的觀光客數量已突破600萬了,最大的幫助就是佔了三成左右、超過170萬人的陸客。
兩岸關係緩和、加溫的經濟效益,除了觀光業,還有大陸對農産品、養殖業的採購,當然,那些不絕於途的大陸採購團,一年200億美元的商品採購,也對島內科技産業有極大的幫助。巡迴大陸各城市舉辦的臺灣精品展,也讓臺灣人的創意、商機遍及各地。
當“政府”説出兩岸經貿帶來的效益時,民進黨時常以這只是“冷冰冰的數據”回話;但我們要告訴蔡英文,這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已,這一切的背後,代表的就是民眾的就業機會的增加、商機的成長,代表的是臺灣庶民的生活有了基本的經濟去支援了。
而這一切,在民進黨執政八年中,都從未發生、甚至難以想像;但現在透過兩岸和緩、經貿交流的深化達到了。我們更要告訴蔡主席,這一切,在拿掉“九二共識”這個兩岸開展新局的基礎後,可能都會消失無蹤。
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會導致兩岸和緩、經貿交流深化、簽訂十多項協議(包括有讓利性質的ECFA在內)的基礎消失。在兩岸因素對臺灣經濟重要性明顯高於4年前時,加上明年經濟基本面已見下行趨勢之際,兩岸因素的消失很可能造成臺灣經濟的重創。
期望民進黨別以一廂情願的想法去擘畫兩岸政策,結果造成兩岸關係倒退、經濟受創,讓那些支援者的就業、生活也受影響。如此作,豈是負責任的政治家之作為?良心能安嗎?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