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土耳其邊境城市蘇盧奇遭遇恐怖爆炸襲擊,致30余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土當局認定是伊斯蘭國所為。這起事件把土耳其面臨的複雜中東地區形勢暴露無遺。
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政府2002年上臺,其對中東地區的政策以“與鄰國零問題”著稱。當時的土耳其雄心勃勃:譴責以色列、聲援和支援巴勒斯坦、改善與敘利亞的關係、協調伊核問題、與俄羅斯走得更近……一種觀點認為,土耳其要在奧斯曼帝國曾經統治過的地區推行“新奧斯曼主義”,重建某種影響力。
另外,也可以説土耳其是在推行某種“伊斯蘭國際主義”,具體表現是與以色列拉開距離,同時在政策與姿態上干涉、關注和支援世界上不同地區涉及所謂穆斯林人權與民族的事務。土耳其對中國新疆問題的過分“關注”,部分也可以在這個框架之內獲得解釋。
正發黨政府表現得更加關心地區事務,將注意力從單純地瞄準西方轉移到重視的周邊,想做中東地區“領頭羊”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早期的厄扎爾時代。冷戰結束使土耳其失去了原先作為西方遏制蘇聯前線國家這樣一個地緣地位,它與西方的關係開始有所變化。土耳其申請加入的歐盟進程陷入停滯,在北約陣營中它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有不同意見。這些都預示著土耳其需要平衡其親西方與重視周邊這兩個戰略選項。
但是,隨著所謂“阿拉伯之春”的到來,土耳其的周邊外交陷入了困境。土耳其支援穆斯林兄弟會這樣的組織在中東地區國家掌權,在埃及遭到了最徹底的失敗。有批評者認為,土耳其與鄰國現在是“很多問題、零朋友”。正發黨政府的外交經常面臨協調困難,很多做法和設想超出了其國力,也不符合其與西方盟友的關係定位。
“阿拉伯之春”後,土耳其改變了其對阿薩德政權的“零問題”政策,走上推翻阿薩德的道路,與敘利亞反對派走近,接納上百萬敘利亞難民。現在土耳其已經無法走回頭路,只好繼續堅持推翻阿薩德。這樣的一個政策,使土耳其被認為對反阿薩德的伊斯蘭國持某種“曖昧態度”。
土耳其的核心利益是庫爾德問題。土耳其正發黨政府力圖通過所謂“和平進程”來解決國內的庫爾德問題,與老對頭庫爾德工人黨謀求和解,但這並未獲得土耳其國內其他政治勢力的支援,使和解進展緩慢。來自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自治區武裝受到美國支援,成為打擊伊斯蘭國的主力。一個經歷戰火洗禮的庫爾德民族復興勢力崛起是可以預見的,中東地區近年來出現的變局正促成“庫爾德之春”。土耳其正發黨政府對庫爾德和伊斯蘭國的政策面臨新的困難。
當下,土耳其確實是伊斯蘭國家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它的經濟實力在全球排名第16,陸軍力量在北約中僅次於美國。但這些並不必然保證土耳其如其預想的那樣成為中東地區“領頭羊”。伊朗、埃及、沙特都是中東地區的穆斯林大國,它們各有不可取代的影響力。最近,伊朗核問題又出現了轉機,潛在地也將使得土耳其在中東地區多一個更為強勁的對手。土耳其的地區大國夢面臨種種牽制。(昝濤,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盤古智庫學術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