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秘書長素林 比素呼籲亞洲國家聯合提名一位候選人,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競選;此前一天,法國財政部長克裏斯蒂娜 拉加德宣佈參選IMF總裁一職;再前一天,IMF執行董事會內代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及南非金磚國家的五位執行董事發表聯合聲明説,選擇IMF下任總裁應當遵循公開透明的方式,選擇具有傑出才能的人選,應當擯棄新任總裁必須是來自歐洲國家的成見。
各方的連番表態清楚表明,自IMF前總裁卡恩因“性侵門”事件辭職以來,圍繞新任IMF總裁的爭奪戰已進入關鍵階段。
眾所週知,自IMF成立到卡恩為止,10任總裁都由歐洲人擔任。這是二戰後美歐之間達成的一種“慣例”,也是美歐在國際金融秩序中主導地位的真實體現。法國財長拉加德此次參選,其身後便是歐洲的支援。但她目前正被多年前的一宗經濟糾紛纏身,被指濫用權力,其良好形象受損。而且,歐洲人出任總裁的“慣例”已遭遇空前挑戰,金磚國家執董和東盟秘書長的發言即是例證。而挑戰的背後,則是美歐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地位遭到削弱,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發言權快速上升。
這種局面意味著,新任IMF總裁的遴選將不會像以前一樣完全由歐洲人説了算,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不會置身事外。有鋻於此,歐洲開始積極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援。
不過,這種轉變仍是有限的,對此應該理性看待,而不應抱有過高期望。雖然IMF執行董事會公開表示,新總裁的遴選應重視能力而非國籍,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地區的人選可以和歐洲推出的人選公平競爭。因為,按照IMF議事程式,新總裁由各成員國代表投票表決;而眼下,在IMF中,美國擁有16.77%的投票權,歐洲擁有36%的投票權,剩餘投票權分散在其餘各國手中。可見,歐美在IMF中的投票權超過了半數,而新興國家的投票權少而分散,難以匹敵。
因此,只要歐洲支援某人,並得到美國的配合,IMF新總裁幾乎就是板上釘釘。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選根本無力與其較量。這也提醒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雖然近年來經濟實力快速上升,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地位和發言權有所增加,但歐美佔主導地位的國際金融秩序舊格局依然沒變。
當然,雖然圍繞IMF新總裁之爭,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沒有勝算,但仍需清晰表明自己尋求改變舊格局的立場。一方面,可以借此要求歐美作出某些妥協和讓步,另一方面,與新總裁人選之爭相比,或許更為重要的是,新興國家要借此機會改變IMF總裁必然姓“歐洲”的“慣例”,使歐美認識到,昔日的潛規則即將行不通了。換句話説,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該借此次IMF新總裁遴選的機會,為自身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長遠利益做好謀劃,這可謂是在這場註定由歐美主導的IMF總裁爭奪戰中的另一種機遇。(黨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