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貧富差距問題的思考

時間:2012-06-07 13:40   來源:光明日報

  關心青年大學生和新生代農民工這兩個群體的工作生活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中東北非國家動亂的主要參與者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受過高等教育,但苦於找不到工作或對工作不滿意的青年大學生和知識分子;另一類則是處於生活困境的社會底層青年。前者出思想,搞網上動員;後者出人手,積極投入行動。這警示我們:青年是天然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天然的批判主義者。在各種政治活動中,他們經常充當激進的推動者和主體參與者。每個青年背後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贏得青年,某種意義上就等於爭取到了整個社會。對他們,一是關愛為本。要形成一種有利於青年身心健康的社會環境,積極疏導他們的激進情緒,減少他們的心理不安全感和社會疏離感,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社會的關愛,增強他們對社會的穩定認同。二是服務為先。要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不斷為青年解難事、辦實事。積極抓好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加強退役軍人技能培訓與就業安置工作,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人生價值。三是引導為重。要建立相對公平、公正的人才篩選機制,暢通社會流動渠道,讓青年看到通過個人奮鬥不斷晉陞的希望;同時,引導青年建立合理預期,避免産生過大落差。

  持之以恒地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為社會管理改革、貧富流動提供最堅實最可靠最牢固的政治保障。“強有力的政黨領導是處於現代化之中的國家政治穩定的先決條件”。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要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嚴肅黨的政治紀律,確保政令暢通。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拓展黨內民主渠道,創新黨內民主形式,豐富黨內民主內容,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要加強黨的隊伍建設,堅決反腐倡廉。要堅持從社會各階層中吸納新生力量入黨,擴大黨的社會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始終保持黨的蓬勃活力。要堅持從黨、國家、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出發,制定政策,抓好落實。要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力,切實做到共用成果保民生、厲行改革鼓民氣、循序參與聚民智、妥善引導疏民意、培育價值定民心,使黨執政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