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安傳香)2016年是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貫徹落實好五大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近日,以“貫徹新理念 實現新跨越”為主題的《紫光閣》雜誌2015年理事會年會在京召開。王一鳴、胡鞍鋼、賈康等專家學者,國家開發銀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等眾多知名企業與中央國家機關部分代表約150余人共聚一堂,就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展開交流研討,積極為“十三五”規劃開局建言獻策。
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陳存根蒞臨會議並致辭。陳存根説,本次年會以“貫徹新理念 實現新跨越”為主題,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內容,契合形勢需要,任務對焦明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指出,當前社會思想意識更加多樣多變多元,《紫光閣》要發揮好思想宣傳和輿論引領的重要作用,傳播中央聲音、解讀中央政策,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要緊緊圍繞當前一系列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把文章做精,把道理講透,把問題説明,做好正面引導,不斷凝聚共識,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代表理事單位致辭。傅成玉説,2016年理事會的工作將立足黨刊職責與使命,加大有效宣傳力度,深入挖掘各理事單位貫徹黨和國家政策優秀做法和經驗,樹立亮點,充分發揮紫光閣各傳播平臺主流陣地作用。同時,將在打造《紫光閣》特色智庫上做出努力,整合各類資源,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研究黨和國家面臨的一系列亟待回答和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現實問題,推出具有系統性、針對性且有影響力的對策建議。
《紫光閣》雜誌社社長閃偉強在彙報雜誌社辦刊工作時説,2016年將繼續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傳播好黨的聲音,講好中國故事,重點實施四個工程:一是實施精品工程,進一步提升內容生産品質水準;二是實施人才工程,以制度建設、專業隊伍建設為重點;三是實施傳播力工程,統籌發揮平臺載體渠道作用;四是實施管理工程,以創新機制為重點,夯實保障基礎。
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的最大亮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作主旨報告。王一鳴説,五大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這五大理念不是在辦公室裏想出來的,是中國特色發展實踐的總結,也是針對我國當前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他認為,“十三五”是一個重要的窗口期,現在是調結構、轉動力的最好機會,“只有痛苦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去調整”“不調整就得死”。
王一鳴重點介紹了貫徹創新理念的五項具體措施:一是國家層面,要啟動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確立我們科技大國的地位;二是企業層面,要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和創新主導作用,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三是社會層面,既要營造“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環境,也要完善退出機制;四是裝備領域,要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五是制度層面,要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嚴格智慧財産權保護,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解決人才引進問題等。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鞍鋼分析解讀了“十三五”規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胡鞍鋼説,“十三五”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黨中央提出發起決勝三大戰役——消除絕對貧困、向環境污染宣戰以及創新驅動發展的攻堅階段。他認為,五大發展理念不僅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更是具體指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思想靈魂和謀篇佈局的主線,是“十三五”的最大亮點。
胡鞍鋼詳細講解了“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這些目標涉及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貧困、公共問題、文化以及公民思想價值觀、生態環境、國家治理體系等方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
王一鳴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供給和需求結構錯配問題,實現新的再平衡。可以通過“兩個五”來實現:一是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二是五大重點任務——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詳細解讀。賈康説,需求與供給是經濟生活中一對“相反相成”的概念,政府調控的職能在於實現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動態平衡。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新階段,以“攻堅克難”的深化改革為核心內涵,進一步解放生産力、實現動力機制和體系轉型的系統工程。賈康認為,以改革為統領、以結構優化為著眼點,將引出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提升的經濟增長的中高速“升級版”,支撐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達到全面小康之後還能保持後勁和可持續性。
賈康以精準扶貧為例對供給側概念進行了闡釋。他認為,精準扶貧不是需求管理概念,而是供給管理概念,是一大套分門別類對症下藥的政策組合,必須把各種各樣複雜情況放在一個完整方案設計裏面,從規劃到政策到各種各樣要用的資源,形成通盤的供給側的各種要素供給,才能正面認識和進一步發展其操作要領。比如,有的區域要實行搬遷性扶貧,有的區域要通過社會保障兜底扶貧。
賈康認為,新供給經濟學的思維重點,首先是強調在“四個全面”總體佈局新時期,“攻堅克難”地從增加有效供給角度實施制度創新供給和結構優化,銜接從短期到中長期目標的運作調控。因而供給管理的手段,既需充分地尊重和敬畏市場,又要理性地、“守正出奇”地引導和建設市場,以經濟手段為主,與深化改革優化制度供給緊密結合,進一步解放生産力、構造“又好又快”發展的持續動力源,實現全面小康與中國夢想。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