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8日電(記者 翟永冠、章帆)房價不聽市場的,要聽市長的;有沒有精神病不是醫生説了算,要看衛生局攤派的指標是多少;一個環保局長放言“分分鐘搞垮一間廠”;因婆婆不“配合”拆遷,身為人民教師的兒媳竟被調至拆遷指揮部……
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導演難以理解的故事。法律有牙齒,權力有邊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警惕和防止權力的越界和擴張,是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現實的迫切呼喚。
市場中的“權力之手”
近日,東莞出現了開發商降價超過15%導致購房者無法網簽的案例。東莞市住建部門給出的理由是,這是為了防止開發商隨意報高價、低開盤而誤導市場和消費者。
此前,杭州市物價局、市住保房管局發佈規定稱,“如果降價幅度超過15%,就屬於隨意調整價格,房地産開發企業需要重新向物價部門申報備案”。
明明是面對市場壓力的價格調整,但開發商好像被剝奪了發言權。儘管不少城市對房價的“備案管理”不能完全等同於“價格管理”,但“有形之手”對市場的直接干預,還是引發了強烈爭議。
有人想管住房價,有人卻想把西瓜管起來。當鄭州市“西瓜辦”開通官方微博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以“苦瓜辦”、“肉夾饃辦”、“涼皮辦”等名義發來“賀電”進行調侃。追捧調侃的背後,是真實的質疑和擔憂:西瓜這麼辦!南瓜怎麼辦?就算真的想為瓜農辦實事,但凡事設一辦,何時是一站?
政府該管的事要管好,政府不該管的應該徹底交還給市場。“定價權審批權管理權,權權卡脖;處長科長村長,長長管事”已與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如何管好權力之手,落實簡政放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社會中的“權力之憂”
安徽安慶市推進殯葬改革,一些地方收回村民棺木強行拆解,引發較大抵觸情緒。一些家庭和老人甚至不惜採取一些極端方式表達不滿,一度引發多方關注。
冷靜審視類似事件,更該引發對權力運作方式的認真思考。土葬改火葬,不僅是殯葬方式的改變,更是對習俗和文化的扭轉。這也不是簡單“文明”和“落後”的爭端,而涉及複雜的傳統文化和情感,慎重和細緻必不可少。如果僅僅試圖通過權力的強制短時間內完全消除一項風俗或者一種文化時,難免引發強烈的反彈,也少有成功案例。
對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行政的權力可以引導,可以培育,甚至可以在某些領域劃定禁區,但承認和尊重是前提。
面對個體,少一些“權力的任性”
權為民所用。良好的權力運作能給社會帶來和諧穩定,但當權力表現出蠻橫和任性時,那些權益遭受侵害的個體,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婆婆不“配合”拆遷,身為人民教師的兒媳竟被調至拆遷指揮部,長沙小學老師譚雙喜的遭遇使“株連式”拆遷被放在聚光燈下。近年來引發爭議的徵地拆遷事件中,以“綁架”的方式做被拆遷群眾“思想工作”的做法並不鮮見。或以政府文件“正式”做出決定,或通過會議、談話等給當事人不斷施壓,或顯或隱的“威力”和“壓力”折射出權力的肆意和放縱。
如果不對權力進行嚴格的規範和約束,個人很容易受到傷害。如何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在遭遇侵害時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權無法不行。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落實依法治國,紮緊制度籬笆,加強權力監督,警惕權力擴張,守好權力邊界,我們始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