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鎖定週五晚上的熒屏奮力追看,一邊忍不住連連發問:美食都到哪兒去了?邊看《舌尖上的中國2》(以下簡稱《舌尖2》)邊吐槽,已經成了近一個多月來吃貨們的“週末福利”。6月6日晚,這部備受關注和爭議的紀錄片終於在“口水”中收官,而“舌尖話題”依舊熱度不減。
作為中國原創紀錄片的標桿,《舌尖2》擔負著觀眾極高的期待。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讓觀眾備感親切的同時,卻發現以“記錄美食、宣揚美食文化”的名義回歸的《舌尖2》,早已不屑在食物之間糾纏,看起來,它更像是一部美食版的“感動中國”。
透過美食展現中國社會的發展,展現日漸急促的生活節奏,作為這部紀錄片的特質得到了圈內外很多人的認可,而那些一心準備“垂涎三尺”的觀眾和網友卻不買賬。更有網友吐槽,《舌尖2》應該叫《舌尖上的中國人》或者《舌尖上的故事會》。針對觀眾“美食少、故事多”的意見,第三集《時節》播出前曾連夜修改,增加了美食的比重,但如何保留整體敘事完整和素材的取捨平衡,又成了新的難題。
除了這場“味蕾與鄉愁之爭”,讓觀眾不適應的還有《舌尖2》的表述方式。不少觀眾覺得看得很累,比如第一集《腳步》近60分鐘的片子,一共講了8個故事,涉及的美食數量超過20種,樂山嫩豆花、藍田褲帶面、秦嶺蜂蜜、山東煎餅、雷山魚醬、浙江紅燒望潮等,拍攝地域跨度極大,從西藏波密至陜西秦嶺、藍田,再到浙江三門灣、山東沂蒙山、廣東潮州直至貴州貴陽,甚至涉及新加坡、法國等海外地區,但大多對食物的描述太過匆忙,讓人來不及回味就趕著奔向下一站。
而正是這種非常密集的資訊量,極其跳躍的剪輯節奏,讓另外一些觀眾大呼過癮。每集50分鐘的成片平均鏡頭1500個,幾乎每兩秒鐘切換一個鏡頭,給他們帶來了動人心弦的節奏,找到了穿越時空的快感。
兼顧的元素越多,越容易失去對全片主線的把控。為了在不同需求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舌尖2》就像是在走鋼絲,每一步都邁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從林芝人採集野蜂蜜的鏡頭涉嫌抄襲BBC紀錄片《人類星球》,植物學博士撰文質疑藏族少年爬樹採蜜的段落存在畫面嫁接,到《時節》被指其中飛魚的鏡頭照搬了BBC紀錄片《生命之旅》;從《心傳》被質疑將淮揚菜“移花接木”至本幫菜,到為女兒苦練釣跳跳魚技術的父親被揭發是請隔壁村的“釣跳跳魚冠軍”當的“替身”,除了抄襲、造假、濫用“人文情懷”、剪輯過於跳躍“幾宗罪”,《舌尖2》甚至還涉嫌傳遞錯誤的價值觀。全片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第四集《家常》中渲染了一個河南母親為了女兒學琴在上海陪讀5年,甚至放棄看望病重親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本身與吃並無關聯,觀眾因此有了美食情懷變成故意煽情的感覺。
至於中國式家庭教育如何畸形,“藝考”背後有著怎樣的弊端這類有些沉重的社會話題,是不是適合被一部美食紀錄片所關注所承載,紀錄片有沒有絕對真實,一部紀錄片究竟可不可以借用其他鏡頭來還原真實,這些由《舌尖2》引發的種種爭論,並不是阻擋它超越自己的關鍵,反而是它“片紅是非多”的證明。説到底,無論是紀錄片還是電影、電視劇等文藝作品,大凡續集多多少少都會承載著“狗尾續貂”的負面預期因素,既要延續第一季的風格,又不能給人感覺是吃老本、沒創新,這中間的分寸很難拿捏。
兩年前,《舌尖1》一炮而紅,贏得鮮花喝彩無數,也創下單集4萬美元的國産紀錄片海外發行紀錄。有第一季珠玉在前,《舌尖2》想不高調都不行,特別是播出時間一拖再拖,無意間拉高了“舌尖粉”對它的期待,《舌尖2》從美食片變身人文片,觀眾感受到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另外,都説手裏有糧、心裏不慌,可150:1的素材使用比,在體現精益求精的同時,也讓編導們在剪輯時無所適從,如同大海裏撈針;再有,《舌尖2》採用分集導演制度,因分集導演各自風格不同,掌控美食、故事的水準不一,各集品質參差不齊在所難免;此外,一週一集的播出方式固然給央視帶來了超乎尋常的鉅額收益,但也給網路惡評留出了充分發酵的時間。
《舌尖1》的爆紅有著無可複製的“天時地利”因素,它適時出現,讓美食既從簡,又以大家風範登上臺面,一下子引發了各個階層人士的廣泛共鳴。如果説《舌尖1》是一撥兒紀錄片人和美食愛好者“玩”出來的,那麼,伴隨著《舌尖1》公認的好評在“壓力山大”中回歸,《舌尖2》再也演繹不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瀟灑自然。
雖然沒能延續《舌尖1》的神話,但《舌尖2》仍舊越炒越熱,越罵越紅。不但首播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力壓各上星頻道同時段所有電視劇和娛樂節目成為收視冠軍,整個第二季的廣告價值達到了3億元,海外播放版權已出售給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傳播機構,單集價格達6萬美元。正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所説,如果説《舌尖1》把中國紀錄片帶進了公眾時代,那麼《舌尖2》則正在將紀錄片引向産業化的征程,周播、冠名、插廣告等,也在昭示紀錄片真正在電視媒體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如此形勢之下,《舌尖3》的開拍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不過,盛名之下仍舊戴著鐐銬跳舞,“舌尖”兩個字縱使閃閃發光,也不會再一路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