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的“遺憾”也是一種丈量

時間:2014-04-02 10:07   來源:鄭州晚報

  任職華中科大校長9年後,李培根于3月31日卸任,原東北大學校長丁烈雲接任華中科大校長。因畢業典禮致辭受熱議,李培根被學生們稱為“根叔”,而其31日發表的離任演説中,共留有19處“遺憾”。(4月1日《新京報》)

  外界對於根叔的認識,多源於其幽默而“懂學生心”的演講,而並非來自其主政華科期間的具體政策。從這個意義上看,李培根所扮演的公共角色,是溢出一所大學並超越一般大學校長的改革者與開明派形象,契合了當今社會對於大學精神與大學校長的期待與想像。這從其所表達的“遺憾”,大多源自現代大學的共性問題即可看出: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沒有明顯縮短;多數學生可能還是未脫離那種類似教育生産線的培養模式;在我們的課堂中,在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中,究竟給他們灌輸了多少不實事求是的東西……

  較之於在公眾眼中,只看到這類明星校長的“風光”一面,根叔在卸任演講中的“遺憾”表達,則是對於他們所扮演的特殊角色的一種真實“還原”。硬幣的一面是,于既有的大學治理結構中,深受制度影響的他們,也能夠憑藉自身的人格魅力與積極作為,影響到所在大學的格局與氣質乃至推進大學的改革,如同李培根對於華科的影響,朱清時對於中科大的影響;另一面,正如李培根自己坦言,一些弊端,“我看到了,卻無良策”,也即“遺憾”所在。李培根也好,朱清時也罷,他們都是大學制度變革進退之間的一種符號性角色,在努力窮盡現有制度的突破空間之餘,註定難掩“遺憾”,而這些遺憾往往超出一己之力的範疇。

  從某種程度上説,根叔的遺憾,就是大改革的一種方向或期待。而以大學校長身份説出這種“遺憾”,敢於揭示這種“遺憾”,則又是對於知識分子擔當與人文情懷的詮釋。很多時候,對於大學所面臨的問題與改革阻力,校長所感受的比普通人應該更多、更深刻。即便不能憑藉一己之力作出改變,但能夠坦誠説出,于社會而言,也能達成問題意識的共振,不失為改革共識的昇華。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根叔才得以走紅並受到社會性關注。

  如果説根叔的“成功”代表了在現有大學制度下,大學校長所能達到的高度,那麼,其卸任之際的“遺憾”則丈量出大學改革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個體作為與制度調整之間的落差。這些“遺憾”是大學校長們的遺憾,

  更是教育制度上的遺憾。它們中的一部分,可以有更多的根叔或超越根叔者去彌補,但更多的遺憾,只能留待制度層面的革新去消解。但毋庸置疑的是,改革的推進,都有賴於根叔式改革開明派的參與與個體堅守,他們既是改革的堅守者,也是改革力量的重要來源。

  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最保守的那塊領地——教育,即將告別什麼?中國的教育將抵達何方?根叔留下的疑問,也是整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教育改革之問。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根叔,但更希望,大學制度的革新與去行政化,能夠給予更多的“根叔”以更多的自主空間,方能紓解他們與社會的遺憾。留有遺憾,不應該成為“接地氣”的校長們的唯一宿命。遺憾所丈量的差距,也仍待更多個體堅守與更大改革去填充。 (朱昌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