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遊新聞為何多是負面消息

時間:2013-10-08 15:0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傳媒只是鏡子,鏡中的影像的正負是由物體本身決定。黃金周制度受益最大的旅遊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黃金周假期結束前一天,涉及旅遊的新聞標題佔據了各大新聞排行榜的前列——“香格里拉遊客被棄荒嶺,投訴被罵滾蛋”“登封市旅遊局:少林景區沒有所謂6000元的高香”“廣西北海辱罵毆打遊客大巴司機被拘”“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景點觀眾打架”“重慶遊客為拍照圍追堵截黑天鵝”,還有此前曝出的“九寨溝遊客滯留”“長白山停車場爆滿,遊客步行10公里前往景區”等一系列事件,一些網友和部分媒體甚至推出了“坑爹景區排行榜”。黃金周旅遊新聞,簡直快成了“負面新聞”的代名詞。

  粗略地分析一下以上各條新聞,不難發現,其構成主要是有幾種門類:量最大的莫過於各種擁擠和擁堵以及遊客滯留新聞,它直觀地反映出當下國人旺盛的旅遊需求和旅遊資源之間存在著的矛盾,更反映出大長假類的潮涌式旅遊方式的可改觀性。每天1億左右的人“在路上”的事實,使得包括交通運輸、旅遊景點的接待停車和住宿、餐飲以及安保等服務設施供應都面臨一次峰值考驗。而這種巔峰狀態又是非常態的,旅遊景點無法冒著絕大多數時間空置的浪費去據此設定接待能力。因此,在休假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之前,這種短時期的供不應求造成的局面,是無法得到根本性改變。而多數人對這類新聞,無奈感多於憤怒感,有很大一部分讀者和觀眾,甚至能表示出理解。

  在旅遊類負面新聞中,數量第二多的莫過於各種遊客的不文明現象的報道。假期裏,不斷有打架的、亂寫亂畫的、損害景區動物和植物、不遵守旅遊秩序和文明規範的行為被網友和媒體曝光。這種事與遊客個人素質和旅行社及景區的管理水準有直接關係,其實,許多事件與其説是遊客惡意為之,還不如説是因為大家不懂某些規則造成的。這樣的負面新聞,雖然花哨熱鬧,但對公眾的影響度並不大。

  第三類新聞,是趁旺季胡亂漲價斂財,將黃金周假期作為亂收費的理由。一些景區不顧最新實施的旅遊法的規定,冒著僥倖心理繼續實施強制消費、重復收取門票甚至甩客宰客。網友們反應強烈的廬山通票不通,一些景區燒高價高香或天價賣藥等行為,都是如此。這種情況其實一直存在於某些旅遊景點中,出現在近期的新聞中,只算是舊聞新放了。雖然涉事的景區和寺院紛紛積極地回應,但網友所曝的遊完廬山需1792元與景區報出的“僅515元”有巨大出入,但180元的“通票不通”,卻是基本事實;少林寺堅稱沒有高香服務項目,但卻擋不住許多旅客憑自己旅行得出的經驗信了這個資訊並隨手轉發了它。這背後隱藏的原因,值得玩味。

  斂財漲價變相收費固然令人憤怒,但還不是憤怒的極致,最令人憤怒的,莫過於“旅遊大巴司機打遊客”和“遊客向旅遊局工作人員投訴被罵滾蛋”。顯然,後者最為惡劣,因為作為旅遊執法和管理部門,對旅遊景點的品質和秩序,負有直接的責任。景區出了問題,遊客投訴到府,不僅不認真調查處理,反而維護本地人利益,大拉偏手,甚至對遊客進行恐嚇威脅。這樣的工作人員對景區聲譽的傷害,是不言自明的。人們會舉一反三地想,管理者尚且如此,那景區的品質和水準就可想而知。在當下旅遊業面臨國際和國內競爭壓力的大前提下,其後果可能是致命的。

  當然,黃金週期間旅遊的路上也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互助和營救類新聞,也出現過許多有趣和好玩的景觀和事件。但遺憾的是,這些新聞,並沒有進入到各大新聞網站的排行榜中去,是媒體的報道選擇性太強還是網站的新聞選擇太單一,還是遊客和讀者對旅遊業的成見太深,就不得而知了。這些都有值得反思之處。

  當然,傳媒只是鏡子,鏡中的影像的正負是由物體本身決定。因此,作為黃金周制度受益最大的行業,旅遊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曾穎)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