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的文化價值解讀
“奧運來了”。和歷史悠久的奧林匹克文化一樣,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也孕育了豐富的傳統體育。就在古希臘人舉辦奧運會的同時,我們的先祖也進行著騎術、射術、禦術和角抵、摔跤等競技運動。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評價中國古代文明時說:“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經中斷或衰落,唯有中華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載而綿延不絕。”湯因比的話告訴人們,中國文化一直是世界文明的神話。然而隨著近代中國的衰落,世界的價值標準轉移了。起源于古希臘的奧林匹克文化,追求健全的體魄、優美的體態、堅毅的性格,與追求完美藝術和高尚品德內容一起成為支撐希臘文明的三大支柱,並逐漸發展成為新的世界文化價值標準。而一個民族五千年的輝煌,卻抵消不了近代落後所帶來的苦難。在一個以西方文明為尺度構建的文化體係中,不善現代競技的中國人曾尷尬地變成了“東亞病夫”。中華民族一直深信自己的制度文化優于西方,文物教化臻于極致,但面對“現代文明”的堅船利炮,卻不得不接受戰敗求和的屈辱,從“華夏中心主義”到不得不“師夷長技以制夷”,泱泱大國的文化自信遭受到史無前例的沉重打擊。中華民族在現代價值標準面前還能勇立潮頭嗎?從這一層面來說,奧林匹克對中國人民而言,開始超出體育競技的范疇,成為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偉大復興的夢想。從1904年張伯苓提出中國人的奧運之夢,到劉長春孤身一人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再到1984年許海峰射落中國人的第一塊奧運金牌,中國人向世人表明了自己不懈追趕世界先進文化的努力。此後參加歷次奧運會的中國選手成績越來越好,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更是取得了奧運金牌位列第二的驕人戰績。這一戰績標志著我們不但永遠擺脫了“東亞病夫”的恥辱,而且贏得了整個世界對我們的尊重。北京奧運會注定要成為奧運史上一屆具有獨特意義的體育盛會。因為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和一百年的文化吸收、融合、收獲,都將在這一體育盛會上像火山爆發一樣向世界展示。
“奧運來了”。一個能夠海納百川的民族,終于可以收獲自己百年奮鬥的成果了。童年時代便已產生自強不息、剛健有為、陰陽相濟、天人合一等思想的中國古老文化是不可企及也無法再造的世界文明輝煌頂峰。奧林匹克主義的“更快、更高、更強”與中華文明的完美結合帶來的人類文化盛會,是中國民族現代化進程的輝煌亮相,是復興東方文明的盛大狂歡。
“奧運來了”。悠久的奧林匹克文化與騰飛的中華民族精神在這一刻的完美融合,向世人展示的是一個既繼承傳統、注重民族特色又倡導超種族、超文化、超等級、超地域文化融合,具有有容乃大精神的中國形象。
“奧運來了”。中國將借奧運之機為世界搭起展示自己的平臺,世界也會借奧運之機了解中國人民追求和諧共生的民族精神。說得更寬廣一些,這便是東西方文化的深刻結合與有機交融對建設和諧世界所具有的十分重大的推動意義。
(作者: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 張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