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東道主,拿好文明這塊金牌

2008-08-11 10:12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董潔

  8月8日的奧運開幕式,熱議如火,好評如潮。“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引發全球的盛讚。“成功”和“圓滿”成為人們使用得最多的字眼。

    然而這個舉世矚目的開幕式,還有一份“成功”和“圓滿”,卻似乎更應當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就是當開幕式結束,幾萬人退場之後,一位有心的記者,仔細察看了鳥巢內好些看臺,竟發現“地上沒有一片紙屑,也沒有留下一堆垃圾”……

    這條被淹沒在萬千盛讚中的短新聞,聽似悄然無聲,而這無聲之中,卻激蕩著震撼人心的驚雷。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公共場所,尤其是大型集會的“地上紙屑”問題,一直困擾著國人,也為外國人所詬病———似乎中國人不能聚會,只要一坐下來,就煙蒂隨扔、“紙片”滿地,而到了站起來走路之時,更常常滿眼垃圾,一片狼藉。曾經有國人,反復提到過我們東鄰的愛知世博會,幾萬人悄然而來,悄然而去,“地上沒有一片紙屑”,人人手里提著垃圾袋退場,因此發出嘆息,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地上沒有一片紙屑”……

    8月8日的開幕式,終于回答了這個問題,幾萬人乘興而來,幾萬人整潔而去,鳥巢的地上,“沒有一片紙屑”,開幕式的看臺上,“沒有一堆垃圾”。這是中國人的最大進步,這是北京奧運會又一塊真正的“中國首金”。我們真是要為北京喝彩,喝彩北京展示了中國人的文明,爭取了中國人的榮光!

    中國第一次當奧運會的東道主,中國人要拿“文明”這塊最重的金牌。我們要當好觀眾,卻不能重演魯迅先生為之痛哭的“看客”心理———比如鼓掌,我們固然要為中國健兒奪金掠銀歡呼,我們更要為各國運動員的出色而拍手;我們固然要為奪冠者奉上桂冠,我們更要為馬失前蹄者送上鮮花。前天的“首金”之戰,中國的觀眾,熱烈祝賀“奪走了咱們首金”的捷克姑娘埃蒙斯,同時也勸慰淚流滿面的中國選手杜麗“不要哭,14日再戰”!就是一個既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也播揚了中國人文明形象的例子,但願這文明,能貫穿中國人看奧運的全程。

    還說這個鼓掌問題。鼓掌作為一種文明,是要講規矩的,並不是掌聲越烈越好。比如許多賽事,需要靜默,就不能“掌聲不斷”,又比如許多項目,按照競技規程和國際慣例,拍手也有規則的。該拍手時且拍手,不但要有文明習慣,還要懂體育、做內行。記得前幾年的一次頂級網球賽,就是因為中國觀眾過于熱情,不少觀者又不諳“門道”,所以掌聲不斷,反成噪聲,引起了外國運動大師的“煩躁”。但這一次通過熒屏看首日的氣步槍決賽,運動員神閒氣定之時,滿場觀眾屏氣掩息、鴉雀無聲,一記掌聲也沒有,使外國記者“深為嘆服”,這就“合”了東道主的“格”,有了文明觀賽的樣子。

    從地上沒有一片紙屑,說到靜場沒有一記掌聲,看似扯遠了,但說的卻是同一個道理———舉辦奧運會考驗著中國的文明程度,又提升著中國人的素質水平。“當好東道主”,不只是營造最先進的場館、鋪設最平坦的跑道,像幾萬人進退,地上有沒有紙屑這樣的事,看似不起眼、不經意,卻是國民素質的形象指標,我們千萬不要小看。(淩 河 原題:于無聲處聽驚雷)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