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精神與中國文化形象

2008-08-12 09:58     來源:新華網     編輯:董潔
  奧運精神是一種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在奧運會發展的歷史中,奧運精神不僅是一種競爭精神,更是一種和平追求。奧運會是奧林匹克精神傳遞與弘揚的聚會,也是一個國家文化形象展示的盛會。北京奧運會讓全球銘記一個美好的盛典,也讓全球銘記一個文化的中國。

    新華網消息 文匯報報道,奧運會已在北京拉開了帷幕,獨特的構思、恢弘的場景、繽紛的色彩、跌宕的旋律,形成了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紛呈的壯麗場面。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于弘揚奧運精神、提升中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奧運精神的中國文化因素     

    奧運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強”是一種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在奧運會發展的歷史中,奧運精神不僅是一種競爭精神,更是一種和平追求,奧運會不僅是一個公平競爭的舞臺,也是一個發展友誼的平臺。北京奧運會結合中國傳統的“和合”的理想,將奧林匹克休戰牆命名為“和平友誼牆”,其中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因素。

    奧運會除了承辦國體育實力、經濟實力、組織能力得以展示外,其實也是國家文化形象的展示。奧運會承辦國歷來注重展示國家的文化形象,無論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對于澳洲文化的宣傳,還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成為希臘文化的展示,塑造國家的文化形象已成為各國舉辦奧運會的一種策略。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先生曾說過: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如果沒有將文化納入,那是不完整的。中國在申辦奧運會時,就提出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在強調科技含量、生態環境時,注重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這成為北京奧運會的特色與亮點。

    著名作家馮驥才曾提出:“北京奧運會是進一步激活中國文化魅力難得的機會,作為東方文明古國,中國要通過奧運會把中國民族的文化、精神、氣質留在奧運的歷史上。”在北京奧運會的構想與設計中,努力將奧運精神與中國文化完美結合,無論是奧運火炬“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祥雲圖案的設計,還是奧運會會徽“舞動的北京”奔跑人形的構思,抑或奧運吉祥物福娃的設計,都生動展現出奧運會“團結、友誼、和平、進步”的精神。奧運會開幕式的設計,充分呈現出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與獨特魅力,那緩緩展開的畫軸、那造紙工藝的神奇、中國畫的寫意與詩意、漢字的深邃內涵、京昆的鏗鏘婉轉、絲綢之路的遠古歷史、太極拳的剛柔相濟,在變化多端的燈光、姿態萬千的焰火、激情洋溢的音樂、婀娜多姿的舞蹈、氣勢恢弘的隊形的烘托映襯中,充分展示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出泱泱大國的文化形象,也極為貼切地表達出競爭與和平的奧運精神。

    中國在申辦奧運會時曾經有“世界給我16天,我還世界五千年”的豪言壯語,這已成為中國設計奧運會時的基點與現實,在北京奧運會的整體構想與設計中,充分展示出五千年文化古國的文化魅力,使北京奧運會成為文化大餐,生動展現出中國的文化形象。

    北京奧運會文化活動的設計,充分注重中國文化傳統的展示,由奧運會組委會等組織的“中國民族民間手工藝制作與展示活動”,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大展示,來自北京、上海、河北、內蒙古、遼寧、陜西、黑龍江、浙江、福建等地的民間藝術家,在奧運村展示廳現場表演年畫、剪紙、風箏、刺繡、布藝、泥彩塑、面塑、臉譜、草編、葫蘆雕刻、皮影、民間玩具等民間藝術,展現出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

    奧運會期間在奧林匹克中心區內舉辦的“中國故事”展,以展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內容,在30個“祥雲小屋”內,以“故事”為脈絡,採取民間藝人現場演示並與觀眾互動等方式,立體展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在這里有北京榮寶齋木版水印、內畫鼻煙壺、天津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重慶川江號子、川劇變臉、山東濰坊風箏、藏戲歌舞表演、青海昆侖玉、新疆和田地毯、壁龕等,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的大展示,展現出中國多民族團結的國家形象。

    奧運期間,首都博物館精心設計了文物展覽,名為《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的展覽調集了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55家博物館的169件鎮館之寶,按歷史順序分為“曙光初照”、“禮樂安邦”、“盛事華章”、“古典終結”四個部分,以文物珍寶勾勒出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奧運期間,首都博物館還舉辦“北京文物精品展”、“古代奧林匹克文物展”、“紫禁城內外的競技遊戲展”和“長江文明展”;故宮博物院推出“院藏精品書畫展”、“院藏精品瓷器展”和“院藏文物精品展”;軍事博物館展出了“孫子兵法展”等,充分展現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絢爛多彩。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大展示,也是各國文化的大交流,營造出“和平、友誼、進步”的奧運氛圍。從2008年4月至9月,在北京舉辦“2008北京奧運會重大文化活動”,匯聚了典藏中國、聖火傳遞、創意亞洲、藝術展覽、世界經典和國內優秀劇目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包括歌舞、音樂會、戲劇、舞臺劇、演唱會等多種藝術形式,260多臺演出、160多場藝術展覽,來自80多個國家兩千多名藝術家共同建構了奧運文化藝術盛會,營造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北京奧運會主題。北京奧運會不僅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大聚會,也成為各國之間文化的大交流,在各國運動員們的激烈競爭、切磋技藝中,既加強了了解,增進了友誼,也成為一種文化的交流。

    中國文化形象展示的注重點     

    在闡釋人文奧運的概念時,中國奧組委指出其內涵為:“傳播現代奧林匹克思想,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風貌,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促進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人的精神與體魄之間的和諧發展;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以運動員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努力建設使奧運會參與者滿意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其實,中國文化形象的展示,並不僅僅在奧運會開幕式、奧運會比賽、奧運會的文化活動,文化形象的展示是多方面的,在奧運會期間應該注重如下幾方面:

    1、注重展示中國各城市的文化形象。北京奧運會以北京為主賽場,另有上海、天津、秦皇島、青島、沈陽、香港6個協辦城市。城市是文明與文化的聚集地,在奧運會期間,各協辦城市不僅應該注重城市市容的整潔、管理的有序,也應該注重營造城市的文化氛圍,既突出中國文化的元素,也注重展示該城市文化的獨特個性,在提供給運動員愜意安全的競爭環境的同時,給世界以一個獨特鮮明的文化形象。奧運會前後,各國運動員、觀眾還會到中國各旅遊城市遊覽,許多城市雖然並未列為奧運會協辦城市,但也是中國形象的一部分,在注重展示各城市的文化形象中,共同建構起中國歷史悠久蓬勃發展的文化形象。

    2、注重展現中國觀眾的文明形象。奧運會不僅是參賽運動員的盛會,也是廣大觀眾的盛宴,觀摩奧運會、欣賞奧運會成為觀眾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其實,國家的形象是由人民建構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建構國家形象的一分子,你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國家形象的建構。奧運會期間,必須注重觀眾的文明觀摩,以文明的言行為運動員加油鼓勁,用文明的舉動為運動員的成績喝彩,不僅為中國運動員加油鼓勁,也為外國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喝彩。

    3、注重展示古老又充滿生機的國家形象。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中國有著豐富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們在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同時,應該注重展現充滿生機的中國形象。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中國,在走向現代化徵途中,在奔小康過程中,已經成為經濟騰飛、社會和諧、科學發展的國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完善,在發展中國家的行列中,中國已成為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國家。通過奧運會,應該把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展現在世人面前。 (楊劍龍 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