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實體經濟是“十四五”經濟發展根基

2020-11-19 08:33:00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重要表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兩個大局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判斷作出的,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振興實體經濟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指出,“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高度重視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增強實體經濟贏利能力”,強調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也是財富之源,不僅能增加有效供給,更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必由之路。我們只有牢牢夯實了實體經濟這個根基,才能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創新是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引擎,是實體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原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進一步明確了要以創新為引領,圍繞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讓實體經濟成為創新的主戰場。要促進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全面提高創新供給能力,加快産品、品牌、産業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産業整體素質和企業競爭力。要加快産業在技術産品、産業組織、産業結構等方面的調整和創新,提高自主産業鏈供應,推動優勢産業的聚集和推廣。要匯聚全球創新要素與資源,推動我國先進製造業成為全球價值鏈上的領軍者,走出一條開放式發展提升實體經濟的道路。

  堅持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並舉。深刻把握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時”與“勢”、“危”與“機”,堅持以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為主攻方向,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鏈提升工程,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水準,拓展産業發展的新空間,使之在新技術背景下煥發出全新活力。一手抓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要抓住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機遇,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物聯網、衛星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慧創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堅持優化制度設計營造實體經濟良好發展環境。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是實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要進一步健全適應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體系。要按照市場供求規律的要求有效配置各種生産要素,不斷增強實體經濟企業的市場自主決策和自我發展能力。要全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以法治規範市場行為。要加快財稅、金融、科研製度改革,推動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了實體經濟,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就有了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底氣,就一定能在“十四五”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紮實實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