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制的《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規劃》在綜合經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特色産業、公共服務、人民生活、改革開放等7個方面提出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時期的奮鬥目標。
主要包括:區域經濟增速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雙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5萬公里,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19%左右,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城鎮化率超過45%等。
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十一五”期間,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西部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3.6%,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提高了1.7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逐步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但由於各種原因,西部仍與東部地區有不小的差異。為此,中央多次強調要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認識西部地區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承擔的特殊使命。
西部要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顯得格外重要。在《規劃》提出的重點任務及重大工程中,首條就是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構建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規劃》還明確,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承接産業轉移,努力形成傳統優勢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大農業農村建設投入力度,切實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
支援11個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
記者注意到,《規劃》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對“十二五”時期西部地區空間開發格局進行了統籌規劃。其中提到,要支援成渝、關中—天水、廣西北部灣等11個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關中-天水經濟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渝經濟區規劃已陸續出臺,推動相關地區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雲南、貴州、內蒙古等地更出臺了促進經濟發展的省域發展規劃。
發改委宏觀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認為,有必要在今後西部大開發中選擇新的經濟增長極,如新疆的喀什和霍爾果斯等。
《規劃》還明確,要支援河套灌區等8個農産品主産區優化發展;支援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區等5個重點區可持續發展;支援攀西—六盤水等8個資源富集區集約發展;支援沿邊開放區加快發展;支援秦巴山區等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跨越發展。
據了解,支援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陜甘寧等經濟區發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也是未來西部地區的發展重點。
實施差別化支援措施
在開發政策上,《規劃》提出,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落實好中央對西部地區在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産業、土地等方面的差別化政策,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傾斜力度。
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此前表示,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發改委將進一步實施有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年度計劃時向西部傾斜,適當擴大西部地區利用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地的指標。針對西部地區的産業經濟園區,包括工業開發區等等,適當降低工業用地基準地價,具體辦法由有關部門來決定。
“在目前全國各地進行土地政策都在收緊的當口,對西部地區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無疑是很大的支援。”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陳秀山表示。
“十二五”期間中央在重大基礎建設項目上還要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在轉移支付和投資安排上也要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杜鷹説,“以目前年均20%增長速度的話,五年就能翻一番”。
據介紹,今後還將制定一些鼓勵社會資金向西部投入的政策,特別是信貸資金,並加大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記者 秦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