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長三角城市群最新一輪的合作課題“名單”,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長樂語氣肯定地説,長三角合作在深化。
他的依據是,在這個長長的10個課題的“名單”中,幾乎看不到“單打一”的經濟類命題,更多的是經濟、社會、制度“三合一”的命題,徐長樂稱之為“複合命題”。長三角進入“複合命題”時代,也就意味著其區域一體化進入了經濟社會的“融合態”。
“能走得更遠的路”在哪?
專利運用合作、人口遷移流動及社會管理創新、法制一體化……18日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12次市長聯席會的全體會議,推出了10個長三角合作的最新命題,視點及觸角已覆蓋到長三角的社會、民生、管理及制度的“立體層面”。
“産業要素的一體化,其實一直在向前走,它有內在的要求。”徐長樂回顧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的過程時這樣説。“但是,到了一定時候,如果沒有社會、管理及制度上的突破,經濟要素的路也走不遠。”
能走得更遠的路在哪?多位長三角專家認為,應在區域一體化的社會經濟“融合態”中尋找體制機制的制度性突破,在深化改革中發現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對於今年新立的“法制一體化”的課題,上海城市化研究中心負責人鬱鴻勝十分看重,因為從中可見長三角在區域制度合作的深度上走在了前面。他回憶,在三、四年前,長三角已在考慮如何建立區域內制度性的運作機制,推進法制一體化,疏理區域內的各種法規政策,解決政策衝突的問題,讓一體化進程獲得法律保障。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人士説,此次正式推出“法制一體化”的合作課題,中心思想就是為了更有效地推動和促進長三角城市群內法規、規章、政策措施等各種規則的協調、整合與執法一體化,從而在制度和法律監督層面有效地保障區域內經濟社會一體化成果。
創新這個“多面體”如何把握?
在長三角新一輪的合作方向中,創新佔了大頭。專利運用合作、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創新、創新創業人才合作交流等課題,都涉及創新。
“創新是個多面體,如果就事論事,談何創新?”在上海的“科技城”嘉定,副區長費小妹對記者説,發展創新産業,絕不是資本與産業的對接這樣簡單,而是涵蓋了科技、資本、人才、産業以及城市建設、生活形態等多個方面,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多要素的融合。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長三角推出的“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創新”課題中,對自主創新能力的“複合度”作了新的拓展。過去常説的是“産學研”,此次擴展到“政(政策)産學研用(應用)”,使之緊密結合,探討跨區域、跨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合作的運作機制、模式選擇、組織設計、風險管理和績效評估體系。
鬱鴻勝形象地説,創新往往是從“之間”當中産生的,新與舊、經濟與社會、技術與生活、行業與行業,種種“之間”領域往往是創新的土壤,碰撞、複合、融合,是創新的環境。
在此次城市峰會上,大家對溫州的金融創新、義烏的貿易模式創新等舉措都比較關注。不少專家説,這樣的創新探索,歸根到底還是要把握“多面體”的複合度,民營中小企業的轉型,不僅要解決融資問題,還要解決“用資”問題,也就是下一步中小企業“做什麼”,再簡單地回到過去做慣的經營上去,顯然是不現實的。新的決策水準、新的管理能力、新的經營素質、生活中的新需求等等,將形成一個新的“複合體”。
經濟社會“再平衡”如何突破?
視野廣、拓展面寬,是多位專家對長三角新一輪合作的共同“觀感”。在交通先行、經濟高度流動的背景下,長三角已開始注意到人口遷移中的社會管理創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體化、行政與市場“兩個城鄉二元結構”疊加等民生新課題。
“這説明長三角經濟社會再平衡到了求突破的新階段。”徐長樂説。
據長三角協調會辦公室總幹事程建新説,相關課題組接下來就要利用普查資料進行定量分析,歸納長三角地區人口遷移流動的狀況和特點,疏理出人口流動對社會管理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壓力,研究摸索相關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深化同城效應,推動區域合作。此外,還將匯總並分析長三角各城市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執行標準,找出在資源共用、制度對接、待遇互認、流轉順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一體化機制的構想。
“長三角思維”確實在變。此次峰會還提出了一個“共建環太湖地區國家綠色低碳示範區”的設想,産業、生態、生活結合得十分緊密,既可推進環太湖地區的産業轉型,又可提升區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水準,還可以構建區域發展共同體,弱化原先客觀存在的行政區劃分割的影響。
高比例“複合命題”的背後,是長三角融合、協調發展的新氣象。
(記者李榮、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