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下,住宅市場變得相對平靜,但房地産市場整體卻並沒有消沉,商業地産、旅遊地産等熱點接連涌現,近期最熱的可能算是養老地産。
養老地産走熱有三個原因,一是宏觀上貨幣供應過量的問題仍未解決,通過限購的手段影響壓制住房需求,市場資金需尋找出路;二是在前些年市場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産公司自身擴展到一定規模,住房冷下來,就要創造出新的投資熱點;三是當前各地經濟發展速度都緩下來,地方政府需要通過一些項目來彌補製造業低迷帶來的增速放緩。
市場投資的供求與資金都有,關鍵是如何製造出熱點來。辦法通常是把新項目與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方向,或者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相結合,如當養老問題當前受到社會高度關注,以養老為名義發展地産項目。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能獲得社會認同,刺激出市場消費需求來,另一方面在土地供應上,政府可以此類項目的重要社會意義提供一定便利。
各地的養老地産項目似乎都在朝養老綜合社區來發展建設,把與養老有關聯的醫療、養生納入其中,有的甚至還搭配著建設旅遊設施和普通住宅。這樣的一鍋燴,面積自然就小不了,這也引起了國土資源部的注意,提出要密切關注房企逆市投資養老地産。逆市是言過其實,市場其實並不低迷,只是被硬性壓制,新熱點的出現不是逆市,只是轉移。但是如此大規模發展養老地産,對企業和社會而言,有些問題不可忽視。
如土地的獲得方式。用地性質裏並無養老地産這一項,如果建成後住房部分銷售給養老者,企業運營醫院、養生等輔助性功能部分,此類地塊則應該以住宅用地性質來出讓;如果全部由企業租賃方式運營,則應該比照商業用地性質。不管是住宅用地還是商業用地,比照市場價格制定出讓底價並以招拍挂方式出讓,是必須遵守的規則。
再如區位問題。目前大多數養老地産都選在離大城市較遠的地方,不如此無法拿到如此大面積的土地,但是也導致了遠離潛在的需求者。尤其是養老住宅建造上的專業性不足,不能針對老年人生活提供真正全面的便利性之時,項目吸引力能否戰勝區位上的偏僻,讓老年人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和子女?
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除了家庭養老、社區養老之外,專業性養老地産的發展會成為趨勢之一。但是必須要警惕資本驅動下淘金式的發展方式,這樣做只會成為地産泡沫的延續。毫無經驗下,動輒上千畝幾千畝發展養老地産的做法,除了體現投資衝動外,最終會對養老地産的發展帶來長期負面效果。(作者係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