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其他省份調研時發現,説是中小企業已經解決了融資問題,但其實都是中等企業,小企業根本就沒有解決。”在昨天的座談會上,厲以寧問:廣東目前究竟有多少中小企業?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官維平説,廣東對中小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的劃分標準,但國家的標準劃分主要應用於工業,其他行業卻很難適用。因此,我國中小企業的家底仍然不清。在媒體上真正代表中小企業的聲音也不多。
“我們曾專門調研過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走遍了稅局、統計、銀監等六七個單位,竟然拿不到準確的數據。”廣東省金融辦副主任張曉峰説,由於無法掌握真正的中小企業的真實情況,也造成了資金無法到位。對此,厲以寧建議,應從小型企業中劃分出微型企業來,“如資本在1000萬元以下的劃為微型企業。”另外,為了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凡是年營業額在30萬元以下的個體戶應該一律免稅,30萬元以上的,減掉30萬免稅額之後再減稅。
逼小販太緊不利安定
另外,厲以寧還建議,小攤販也很需要就業,如果把他們管得太緊,矛盾會更尖銳,不利於穩定。其實,他們帶來的問題無非是兩個,一是他們擺攤的地方周圍環境很臟,二是擋了交通。多雇人打掃衛生和引導交通就行了。(記者 黃蓉芳 通訊員 何鐵讚 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