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數千年以後,春節已不單單是平淡的傳統節日,它和“回家”這個溫暖的詞彙融匯在一起,衍生出新的社會、文化價值。“過年回家”是一整年累積鄉愁的釋放,是被距離疏遠了的親情的回歸,是中國人最美好共同記憶的一次次重現。馬年春節期間,台灣網的記者、編輯,將用文字和圖片與廣大網友一起分享回家過年的親身經歷。溫暖而艱難的春運、團圓溫馨的年夜飯、忙碌而幸福的爸媽、重新集合的小夥伴,讓我們一起品味濃濃的年味。
魂牽夢縈的家鄉——肅寧(台灣網 米廣強 攝)
台灣網2月1日河北消息 今年回家過年跟往年不太一樣,這一年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與學生時代相比,少了一份興奮,多了一份責任,但不變的是回家過年的喜悅與憧憬。我的家鄉是距離北京只有不到兩百公里的河北省肅寧縣,一座普通的小城,1月30日下午,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兩個小時的火車並不算長,平時打個盹的時間就能到家,可回家過年路上的兩個小時卻是那樣的漫長……
下車之後,已是傍晚時分,馬路兩旁的大紅燈籠格外溫馨,耳邊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訴説著新年的祝福與希望。雖然街上的商鋪都已閉店,但門上紅紅的喜字與倒挂的福字顯得格外喜慶,與路邊的紅燈籠交相呼應,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吶喊:過年咯!!!
我是回族人,在我們縣回族是個小群體,只有兩千多人,回族有自己的新年—“開齋節”,對於春節,不是太重視。但我的祖輩們在這裡生活的時間久了,我們也“跟著”慶祝春節,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們這裡回族人獨特的春節習俗。
吃
我們的這裡漢族同鄉從年三十兒餐桌上的主食就是餃子,一日三餐,一直吃到正月初六。而回族卻不這樣。回族人正月初一的早晨吃米飯和燉合菜,所謂的燉合菜就是將前一日燉好的牛肉,再加上白菜、粉條、木耳等等放入鍋中燉熟,有點類似于東北的酸菜燉粉條。大年初一的中午蒸包子,一般有肉餡兒和素餡兒兩種。
作者小資料:
米廣強 台灣網臺灣合作中心花生網編輯
家鄉:河北省肅寧縣
回家總里程及用時:200公里 2小時
交通工具:火車
離家外出工作時間:1年
一句話回家感言:一年之中最快樂的時光
回族人的年夜飯(台灣網 米廣強 攝)
大年初一早飯——回民燉合菜(台灣網 米廣強 攝)
大年初一午飯——包子(台灣網 米廣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