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數千年以後,春節已不單單是平淡的傳統節日,它和“回家”這個溫暖的詞彙融匯在一起,衍生出新的社會、文化價值。“過年回家”是一整年累積鄉愁的釋放,是被距離疏遠了的親情的回歸,是中國人最美好共同記憶的一次次重現。馬年春節期間,台灣網的記者、編輯,將用文字和圖片與廣大網友一起分享回家過年的親身經歷。溫暖而艱難的春運、團圓溫馨的年夜飯、忙碌而幸福的爸媽、重新集合的小夥伴,讓我們一起品味濃濃的年味。
回家過年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回家吃上一口媽媽做的飯菜。(台灣網 高斯斯 攝)
台灣網1月28日岳陽消息 “回家過年咯!”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相信每個奔波在春運途中的人兒都會無比幸福,當然我也不例外。搭上回湘的高鐵,一路向南,數千公里,歷時六個多小時,從零下十幾度的北方大城,來到了溫暖如春的我的故鄉——湖南嶽陽。我曾經感嘆在北京這麼多年,每每臨近回家,鄉愁涌上心頭。有位長輩及時指正,她告訴我,很多人在外地打拼,多年下來紮根生活,有艱辛,也有溫暖,已是第二故鄉。我們對於第一故鄉的眷戀其實不應該用“愁”,而應説“情”。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溫“情”而不是愁思,所以“鄉情”更為恰當,當時有些觸動。後來再次讀到余光中老師的詩文《鄉愁》時,更覺明白這“愁”字與“情”字的意味與區隔。
過年習俗
説起過大年,按照習俗來講,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爺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地讓人們熱鬧足足一個月。
據了解,各地過年的習俗都有著別樣的風俗:老北京有守歲至午夜時分,並一起吃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裏,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説是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一年諸事順遂。閩南一帶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過年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南京市民過年一般都要炒一樣素菜,叫“十香菜”。而在我們南方過年也有很多不一樣的特色,街上會有舞龍燈,耍獅子,打花鼓表演,而過年前家家戶戶都一定會準備灌臘腸、曬臘魚、熏臘肉,這些都將成為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擁堵也是熱鬧
年關開始倒數,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和家人開心採購年貨。此時的街道、菜場、小食店、商場、超市……比任何時候的人還要多,到處都可以用人潮洶湧來形容。
馬路上滴滴的喇叭聲混雜著叫賣聲還有走到哪都能聽到的“恭喜發財”的新年歌曲,頭一次不覺得厭煩與鬧心,為什麼?因為要過年了,熱鬧才是過年的節奏,不是麼?
南方的過年不僅白天熱鬧,晚上也絲毫不會遜色。華燈初上,每個大小飯館都開始了一天最為繁忙的時刻,高峰時甚至提前好幾個月在餐館都訂不上年夜飯,只能自個回家“抄傢夥”下廚了。飯後下茶館聊聊天,打打棋牌,晚上再宵個夜,這也是在我們南方小城太普遍的生活方式了。千萬不要以為商場關門就沒地兒可去了,街上沒人了就是都回家了。no!夜貓子或許剛剛才開始出動。
回家過年,跟親人、朋友,亦或約上三五個老同學,喝茶、談天……這樣的難得清閒才是回家過年!在家鄉的大道上走一走,看看人潮,呼吸大口的空氣,當然也不要放過任何一道美食,雖然都是很平凡的舉動,但卻處處透著屬於自己的“年味兒”。(台灣網記者 高斯斯)
作者小資料:
高斯斯 台灣網採訪策劃部副主編
性別:女
離家來京工作時間:6年半
家鄉:湖南省岳陽市
回家總里程:1800公里
回家交通方式:高鐵
回家過年感言:馬上回家,溫暖幸福;囤臘貨,過新年,小夥伴們馬上來喲~!
步行街上支起了一個紅棗攤。滿滿的紅色透出十足的年味。(台灣網 高斯斯 攝)
[ 責任編輯:陳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