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臺灣鄉土影片《艋舺》在島內走熱,其主角阮經天也頗有問鼎金馬影帝之勢。位於臺北西側老城區淡水河畔的“艋舺”老街因此人氣躥升,更顯熱鬧。
臺灣過去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説,用來概括其早期南、中、北三地的初始繁盛市街,其中的“艋舺”,就是現今臺北萬華區一帶的老街區。
據考,“艋舺”係以淡水河與新店溪匯流處聚集的一種小獨木舟為名,是臺北地區最早發展的市街。而今艋舺已非正式地名,而艋舺情調,卻依然在臺北老街飄灑,且頗顯時尚。
臺北的“艋舺”老城區,而今有兩個“高光點”,一是老味十足的龍山寺商圈,一是新潮時尚的西門町商圈。其中後起的西門町一帶早已成為吸引觀光客的熱地,而龍山寺周邊卻一度有些“養在深閨”的意思。不過如今情形正在改變,其中一個重要看點,便是新近漸熱的“剝皮寮”。
成型于清代嘉慶年間的這條老街巷,據説得名于早年剝樹皮的營生。至今仍原汁原味地保有開發初期的空間形態,並由此成為影片《艋舺》的主場景地。步入這條令人恍若時光倒流的街巷,各個時期的各種行當沿街排列,而頗為吸引眼球的,還有街頭那座《艋舺》中黑道大佬居住的混合閩式與西式的宅院。內中陳列影片中的布景、服飾和械鬥刀具等器物。門口指示版上,甚至還有臺北市長郝龍斌至此一遊的簽名。
剝皮寮已經修整的街巷內,有不少來來去去的小學生乃至託兒所孩童,在老師引領下參觀。更有不少在此拍攝婚紗和藝術照的時尚男女。將這裡粧點得十分活躍。
走出不遠,便來到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龍山寺。廟內供奉的神明超過百尊,其各個殿堂及相關建築工藝十分精湛。作為當地居民的信仰重地,至今香火興旺。龍山寺右側街巷內,留存著清代墾拓艋舺的泉州人為防盜賊襲擾而設置的“隘門”,及其附屬防衛巷道。而這又是影片《艋舺》中兩派人馬爭鬥衝突的重點場景。吸引著不少遊人在此拍照留影。而龍山寺左則,還有一條以傳統的“青草藥”鋪雲集而聞名的青草巷,也曾在《艋舺》中入鏡。
距此不遠處的華西街夜市,是臺灣首個觀光夜市,堪稱島內“夜市文化”的鼻祖。這裡匯聚了臺北老街的傳統飲食精粹,頗多老字號。諸如蚵仔面線、魷魚羹、切仔面、肉粥、仙草冰、胡椒餅、甜不辣等臺灣民間傳統吃食,足以讓人大快朵頤。
沿龍山寺周邊往較後興起的西門町一路走去。依然每每有新的發現。這裡的街巷多以大陸各地城市命名,刻顯兩岸血緣聯繫。而不同行當的自然聚集,又讓這些街巷形成種種特色街區,如戲服街、鐘錶街、禮服街、獎盃獎牌街、佛具街、小吃街、異國餐飲街、紋身街等。這裡還有一條“川菜街”,街巷內雲集著50年老店黔園川菜館,以及我家川菜、小成都川菜、真川味老店等一批四川風味的店舖。
西門町商圈似乎更為吸引追潮的年輕人。這裡電影院多、新潮店舖多、明星出沒多、流行演藝多、外國遊人多……由此折射出“艋舺”情調的另一個側面。這裡的百年老建築西門紅樓,正在舉辦為臺北花博造勢的特展。這裡的影視一條街上,徐克新作《劍雨》正以一組碩大看板傾力造勢。
西門町形形色色的店牌店招,也在在顯示著“艋舺”街區的創意、機智和幽默感,如賣飲品的“喝茶趣”、“好口杯”,賣服飾的“飾力範圍”、“貳店”等等。一家傘店的店頭招牌為:“晴天九折,下雨沒折”,引人會心一樂。也有另類的,如服飾店取名“夠壞堂”,茶館取名“出軌”,更有一家赫然自號“便所主題餐廳”,不僅外觀裝扮成公廁模樣,所用餐盤亦皆打造成抽水馬桶形狀。
街區內頒發的一份導覽圖,將現如今的“艋舺”情調解讀為:新潮與舊味的混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