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杜維明:尊師重道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時間:2010-09-27 00:00   來源:文匯報

孔子以其光輝的德行與影響,獲得了世界範圍內人們的尊重

  本文作者杜維明,美籍華人,著名學者,被稱為當代“新儒家”的代表。

  孔子以其光輝的德行與影響,獲得了世界範圍內人們的尊重。有鋻於此,我支援在9月28日設立“尊師日”的倡議,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使“尊師日”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文化中國、儒教文化圈乃至全球各地的一個有深刻意義的節日。

  即將到來的西元9月28日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誕辰。

  近些年來,許多人士和組織都在呼籲將9月28日改為教師節。在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執事委員年會上,一位大使提到如何尊重教師的問題,有人建議可以比照哲學日的辦法由教科文組織主動要求在世界各地定期舉行尊師活動。我以主講人的身份發言:孔子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巨大貢獻主要在教育方面,如果要設立一個教師節,應考慮孔子的誕辰。現在除了大陸以外,文化中國各地都把9月28日當做教師節,連美國眾議院也在2009年2月29日通過決議,紀念孔子誕辰2560週年,認同孔子的貢獻。我不反對為了配合開學的行政考慮規定9月10日為教師節,但我覺得把9月28日當作“尊師日”意涵更廣泛、更深刻。毫無疑問,孔夫子是一位教師,一生培養弟子無數。但他不是職業化意義的教師,他的教育是人文化成,是人格(身心靈神)整體的修煉,目的在引導人的生命提升。所以,“尊師日”不只是“尊孔日”,而是通過對孔子的認識和體悟以發揮尊師重道的普世價值。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1948年提出,有史以來對塑造人類文明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有四位:蘇格拉底、孔子、釋迦牟尼和耶穌。其中兩位是宗教的創始者,蘇格拉底和孔子是教育家。不同的是,蘇格拉底所代表的雅典城邦文明,其受教育的人群僅限于公民,佔總人口不超過10%。只有孔子,才真正實現了完全的平民教育、平等教育。本來周代的教育是貴族式的教育,學在官府;孔子則把官學變為私學,使各階層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所謂“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是簡單的禮物,不是入學的門檻,所代表的是對夫子的尊重,由此就可見孔子教育的普遍性。孔子還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他的門生從事著各種工作,比如子路算是武人,冉有是季氏的管家,而子貢則是商人、使節。至於貧窮如簞食瓢飲的顏回、隱逸如欲逃汶上的閔子騫、身陷囹圄的公冶長,都是夫子的得意弟子。因此,相比其他三位,孔子更能體現師道的全副內容。

  不僅在教育模式上,孔子思想本身的開放與寬廣,也是對師道、對文教的精確的詮釋。韓愈《師説》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孔子作為萬世師表,留給後人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即由內及外的人文化成之道。第一,從內在性來説,孔子的思想極具創造性,是一種內發的動力。他自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而“述”中具有強大的創造力。耶穌、釋迦都是沒有歷史傳承的創教偉人,而孔子卻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在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中汲取靈感,以圖維新。這種繼承中的創造更具有挑戰性,其困難也更大。其中最具有創意的是他在對仁與禮張力的思考中,提出了“為己之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為己之學認為我們學習的目標是成就自己的人格,是一種自我的修養。充分自我實現之所以可能,是由於人性本善。孔子雖然沒有直接説性善,然而“人之生也直”(《論語雍也》)即包含了性善的意思。“我欲仁,斯仁至矣”也是肯定每個人自身就具有成就君子人格的內在資源。我們今天的“仁”字,左邊是人,右邊是二,所以許慎解釋為“從人二”,於是仁似乎僅僅具有人際關係的意義。但郭店楚簡中的“仁”字寫法,上邊是“身”字,下面是“心”字,這就説明先秦儒家認為仁主要是一種內在的德性,與自己的身心有關。當然,這種為己之學不是個人主義,而是強調個人在成就自身中的主體性意義。但每一個人都是關係網路的中心點,主體性和社會性是想輔相成的。

  第二,從社會性來説,主體性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擔當和責任,所以孔子有著強烈的政治擔當感。“吾豈匏瓜也哉,焉能係而不食”(《論語陽貨》),他不是遁世主義者,也不是末世主義者,而是對人類懷著極大的熱情與信心:“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微子》)。而且,他的人文關懷不僅僅限于當時的華夏,因為那時出現的“天下”概念已遠遠超出中原地區的範圍。孔子曾經想去九夷居住,那是被人們認為極其落後的地方,他卻説“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可見,夷狄在孔子那裏不僅僅是種族的概念,而且更多地具有文化的意義。人們常舉“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來説明孔子的民族歧視,這是極大的誤解,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應當是:“夷狄尚且有君主,哪像我們華夏君不君臣不臣的呢!”另外,有人批評,認同社會等級的儒家文化使得中國沒有開發出市民社會;不過Edward Shils(愛德華希爾斯),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曾明確指出,孔子是市民社會(civilsociety)的倡導者。英文的“civil”,其含義有三:一是文明而不是野蠻;二是文而不是武;三是民間而不是官方。這三個含義都包含于孔子的文教之中,而且Shils教授認為,孔子這一價值取向實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首創。

  第三,從歷史傳承上來説,孔子雖然有入世的願望,但同時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從而面向未來,致力於整個人類文明的傳承。孔子刪《詩》、《書》、訂禮樂,損益三代,整理以往的文化,正是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堯、舜、禹三代的理想也是為改正當下的現實。正因為禮壞樂崩,他才力圖恢復周代的雅樂,使人能夠受美、善之溉澤滋潤,成就自我,乃有“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之説。可惜的是,當時的社會、國君並不能接受他的學説。孔子並不以此為意,因為他高瞻遠矚,既竭力轉化現世也把目光投向未來。而且由他發起、經由孟子宣揚的士的人格和“以德抗位”精神,也深刻影響了後世。比如《春秋》,孟子説“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下》),可知這寄託了孔子對現實的批判以及對於未來的期望。

  最後,從根源來説,孔子不僅體認到內在的“仁”,還體認到超越的“天命”。這是創造性的飛躍,是人作為宇宙大化的“共同創造者”(cocreator)參與了天地萬物的創生過程。孔子從天道出發,來面對社會人生的種種問題,這就是根源的正道,是儒家的信念。面對匡人的圍困,他説“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面對桓魋的暗算,他説“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以“斯文”自任是來自於對“天命”的信心,而這種對超越的“天命”的理解,反過來又是對內在的“仁”的體察。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可以説是發揮了這一思想。

  由上面幾點,可以看到孔子不僅如韓愈所説是以教師自況來“傳道授業解惑”的,而且他對自己的期許是好學,以“活到老學到老”的固執體現了教學相長的精神。孔子的思想是開放的、寬廣的,即使孔子沒有直接教育我們,我們也可以從他那裏得到很多啟發。這正是“尊師日”的內涵:我們不僅尊敬學校裏教過自己的老師,也尊敬每一位對自己的知識有所擴展、智慧有所提升的人,像父母、長者、古人、朋友或當代的大師大德。由此,對於“尊師日”的形式,也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尊師”的對象並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裏的老師。“聖人無常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有許多影響過我們的人,他們或給我們以德行的模範,或給我們以精神的啟迪,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老師,而且應當作為老師而受到尊重。以孔子作為師道的代表,並不是只看重儒家,實際上,對於人類一切偉大文明的傳統與人生導師,只要提升我們的精神生命,為我們創造人生的意義,就應當受到我們的尊敬和愛戴。第二,“尊師日”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的,不必刻意規定什麼敬師模式,完全由個人或群體自由決定。關鍵是尊師重道的心意,以及師友互相激勵的良性迴圈,達到這種整體的氛圍與規範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可以説,孔子以其光輝的德行與影響,獲得了世界範圍內人們的尊重。有鋻於此,我支援在9月28日設立“尊師日”的倡議,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使“尊師日”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文化中國、儒教文化圈乃至全球各地的一個有深刻意義的節日。

  (本文由魯鵬一和谷繼明根據杜維明口述整理而成)

  杜維明

  美籍華人,祖籍廣東南海,1940年出生於昆明,1961年畢業于臺灣東海大學,1961年獲哈佛燕京學社獎學金,前往哈佛大學深造。在哈佛取得碩士(1963年)及博士(1968年)學位之後,先後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1981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學,並於1983-1986年任哈佛大學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1986-1989年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主任。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90年借調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任文化與傳播研究所所長,現為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顧問委員會主席,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一屆副理事長、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成員(inDavos,Switzerland),聯合國推動文明對話傑出人士小組(the Group of Eminent Persons On the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convened by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the United Nations)成員,並於1996年出任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教授共出版英文著作11部,中文著作16部,發表論文數百篇。由於其傑出的貢獻,于2001和2002年分別榮獲第九屆國際T'oegye研究獎(International T'oegyeStudies Award)和聯合國頒發的生態宗教獎等獎項。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