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余輝下,在阿里山鄒(鄒)族文化部落的毛達諾展演區前,伴著那首耳熟能詳的《阿里山的姑娘》,身著傳統服飾的鄒族青年與大陸游客手拉手跳起同樂舞。
車在苗栗縣南莊鄉的鄉間公路中宛轉了一會,便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山芙蓉咖啡館。
本以為是個歇腳小坐的地方,但就在走進咖啡館的一瞬間,眼前的一切讓我們都呆住了,驚嘆之聲不絕於耳。與其説這是一個鄉間咖啡館,不如説是一個美麗的花園——滿眼的鬱鬱蔥蔥,到處是花團錦簇,再加上看似隨意擺放的玩偶、陶藝,還有精美的油畫、古樸的老傢具,愛好園藝的女主人翁美珍將這裡佈置成了一個世外桃源。聞著花香,喝著咖啡,在柔和的燈光下交談著,大陸媒體赴臺旅遊考察團第二天下午的考察採訪,就在這樣的氣氛中進行著。
同樣是在群山之間,幾個小時前,我們看到的張學良和三毛的故居也有很多不一樣的精彩。
張學良故居位於新竹縣五峰鄉,在這個他被幽禁十幾年的地方,留下許多他與當地原住民融洽相處故事。離此不遠處的山上就是三毛的故居,泰雅族的小夥子秋冠傑(漢名)主動給我們講解三毛的故事。
他還滿懷感激地説起大陸某旅遊企業為他們鄉小學捐贈愛心中巴車的事,他迫切希望能有更多的大陸游客到他的家鄉看看,了解一下原住民的生活。
懷有同樣願望的人還有很多。彰化縣田尾鄉民宿的主人朱小姐、南投縣埔裏鎮金都餐廳的主廚劉恒宏、嘉義縣番路鄉的茶農黃榮增羅秀梅夫婦、臺南關子嶺熱琍溫泉館的女老闆邱麗庭……儘管他們所在的地方有些還不是大陸團隊遊客所能到達的,但是他們都迫切希望有更多大陸游客走進臺灣,更深入地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在臺南縣井仔腳瓦盤鹽田景區,一位老者聽説我們來自大陸,主動掏出名片發給大家,嘴裏念叨著“自由行後需要導覽來找我啊!”
8天的時間裏,每到一處,考察團都有新的發現。臺北花博會、臺中逢甲夜市、南投縣桃米生態村、臺大梅峰農場、日月潭……
在阿里山鄒(鄒)族文化部落的毛達諾展演區前,伴著那首耳熟能詳的《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鄒族的姑娘和小夥兒與大陸游客手拉手一同起舞,而歌詞中所寫的美如水的姑娘和壯如山的少年,描寫的就是鄒族的年輕人。當臺灣從課本、歌曲中走了出來,來到我們身邊時,我們也想再走近一點,更深入地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