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熱點聚焦

特別策劃:了解“對岸的美” 兩岸“三通”滿五周年

2013-12-17 14:41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郭慶娜

  編者按:2013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屆滿五周年。回首5年間,海空直航的便捷讓兩岸形成“一日生活圈”,直接通郵和社交網絡工具的無遠弗屆架起一座座兩岸“心橋”,雙向投資和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實施暢通了兩岸資金流……“三通”的實現與蓬勃進展,為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兩岸關係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詳細]

  日前,2013兩岸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上的專家指出,“三通”正在締造兩岸的共同記憶,不僅體現在通郵、通商、通航上,也體現在金融、商貿、旅遊、文化、教育、基層社區等領域的交流交往上。當“三通”成為兩岸民眾習以為常的現象時,心靈的距離也將逐步縮短,5年來兩岸民眾正進一步深入了解“對岸的美”,這是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密切聯係在一起的。 [詳細]

  

  天塹變通途人貨兩暢旺 兩岸形成64個航空點、9條海運線

  兩岸空中直航航點已達64個。據統計,自兩岸定期航班實施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兩岸22家航空公司共執飛17萬班客運航班,載運旅客2889萬人次,客座率達到78%。目前,兩岸空中直航航點已達64個,其中大陸航點54個,每周共飛行670個班次。雙方最近達成一致,2014年春節後定期航班將增加到每周828班[詳細]

  兩岸共同開通9條海上客運航線。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11月27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兩岸直航五年來,海上航運取得重大進展,兩岸共同開通了9條海上客運航線。對于有記者提問說目前兩岸空運直航旅客量大,范麗青表示:“依據《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我們支持增加兩岸海上旅客運輸航線,增加客輪運力,進一步提升兩岸海上客運的舒適化、快速化、便捷化水平。將積極支持兩岸客運滾裝輪運輸發展,構建兩岸高效、便捷的海上運輸通道,進一步加強海上直航客運安全管理,完善兩岸海上客運服務體係。” [詳細]

  兩岸“三通”自2008年12月15日正式啟動以來,兩岸海運快速、安全、共融發展。海上直航已成為服務兩岸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對增進兩岸民眾福祉和服務兩岸經濟一體化發揮了有效的先導性作用,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也更大地惠及了兩岸同胞。目前大陸至臺灣本島最短航程縮短到2個半小時。兩岸郵輪運輸給臺灣民眾帶來了實惠,據測算,2013年大陸乘坐郵輪遊客在臺消費金額超過1.2億美元(36.5億臺幣),增加了臺胞就業,促進了臺灣旅遊業和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詳細]

  旅途的便利,極大地促進了兩岸人員往來。據統計,“三通”啟動後,兩岸人員往來逐年遞增:2009年為541萬人次,2010年超過620萬人次,2011年突破710萬人次,2012年接近800萬人次,而2013年上半年就超過460萬人次,全年可望再創歷史新高。

  兩岸海上直航五年 福建成對臺客貨運輸主通道 兩岸空運直航8月起每周增至670個往返航班

  臺民航業者:望兩岸航班更開放如增開有助降價 兩岸每天有95個航班往返 馬英九認為還不夠

  音信往來頻天涯若比鄰 五年里兩岸直郵788.1萬件

  1987年前,海峽兩岸咫尺天涯,連一封家書都無法直接寄達。長居北京的老臺胞鄭堅直到2008年12月15日,才發出大陸第一封通過直接通郵寄給臺灣親人的家書。從這一天起,兩岸同胞音信往來頻繁,郵品數量暴增。統計顯示,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兩岸函件往來總數4118萬余件;兩岸包裹和快捷郵件累計分別達到48萬余件和208萬余件。直郵啟動後的2009年,兩岸包裹和快捷郵件數量劇增,增幅分別達到驚人的2017%和2215%,其後逐年穩定增長。

  技術的進步讓普通信件相對減少,但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兩岸快遞業務出現大幅增長。今年11月11日,大陸電商發起“網購節”,吸引了眾多臺灣消費者。阿里巴巴集團統計,當天來自臺灣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了189%。據了解,臺灣民眾在大陸網站上購物越來越便利,付款後不久就能在島內隨處可見的連鎖便利商店收到快遞包裹。

  今年1月,兩岸首條橫跨臺灣海峽的海底光纜“海峽光纜1號”開通,兩岸通訊業務至此告別“繞航”實現“直航”,成為兩岸通郵的又一重要進展。這條由兩岸電信運營商共同建設的光纜從臺灣淡水直連福州長樂,總長約270公里,它使兩岸通信能力大幅增強,徹底擺脫過去依靠國際海纜的狀況,兩岸信息流互通實現了向更高品質、更高速率的升級換代。 [詳細]

  作為距離臺灣最近的海峽西岸直航港口,廈門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港口通關條件,走在了“大三通”直航業務的最前面。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三通”啟動以來,廈臺兩岸直郵業務發展平穩。截至12月12日,五年來廈門海關共監管直郵兩岸函件、包裹、快件788.1萬件,361.32噸,物品多為食品、衣物等一般親友間往來的禮品和日常信函。 [詳細]

  “三通”五周年廈門與臺灣直航業務快速增長 中國郵票史上首位設計師手稿亮相臺北

  臺灣開辦“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滿足民眾網購需求 “海峽兩岸珍郵特展”首次在臺北舉行

  圖集:兩岸“三通”五周年 “一日生活圈”形成  閩臺直航旅客逾千萬人次

  商潮涌海峽和平創紅利 ECFA打通了臺灣經濟任督二脈

  2008年以前的20余年里,兩岸間接貿易和臺商投資大陸從無到有,不斷發展,但兩岸貿易、投資一直處于間接、單向、非正常的狀態。2009年6月,臺灣方面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兩岸進入雙向投資的新階段。2009年以來,已有455家大陸企業在臺投資8億多美元。而在臺商投資大陸方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大陸累計批準臺商投資項目1.2萬多個,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11億美元。

  2010年6月,兩岸兩會在重慶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的實施,推進了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進程,明確了兩岸經濟往來自由化目標,構建了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平臺。2011年元旦,ECFA早期收獲計劃啟動,目前早收計劃產品已全部降為零關稅。據兩岸海關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大陸自臺進口ECFA早收產品累計減免關稅約12億美元,臺灣自大陸進口ECFA早收產品累計減免關稅逾1.2億美元。

  在雙向投資熱潮不斷的同時,兩岸金融合作也時報佳音。今年12月10日,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農業銀行香港分行、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和建設銀行香港分行4家陸資銀行首次推出的“寶島債”在臺灣證券櫃臺買賣中心同步挂牌交易,合計67億元人民幣的“寶島債”受到島內市場熱捧。島內輿論認為,“寶島債”是兩岸金融合作新的里程碑,將進一步有利于兩岸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 [詳細]

  過去5年間,兩岸經貿往來穩步增長。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兩岸貿易額累計達到7448.7億美元。這在全球經濟持續放緩的大背景下顯得尤其亮眼。兩岸通商的實現與發展,特別是ECFA的實施,給兩岸同胞帶來源源不斷的“和平紅利”,尤其是“為臺灣經濟注入強心針”。臺灣輿論評價說“ECFA打通了臺灣經濟的任督二脈”,“創造就業、提高薪資、農民受益”,“成果有目共睹”。 [詳細]

  “三通”五周年:“三通”促進了客戶的貿易熱情 馬英九:簽署ECFA等于打通臺灣經濟任督二脈

  大陸首家赴臺投資企業向國博捐贈“登記證”  2013兩岸金融交流熱絡成果顯著

  

  新聞背景:兩岸“三通”進程大事記

  12月15日,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屆滿5周年。從1979年大陸方面發出倡議到2009年陸資開放赴臺和兩岸空運定期航班開通,30年間,兩岸“三通”走過漫長而艱辛的歷程。 [詳細]

  港媒:兩岸應擴大“三通”合作深度

  兩岸“三通”迎來五周年。香港《大公報》16日刊文稱,兩岸“三通”歷經30年終于修成正果,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成果。所以,兩岸同胞應同心攜力,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維護得之不易的兩岸和平局面,共創兩岸美好前景。 [詳細]

  記者手記:“三通”了 改變就在咱身邊

  本月北京街頭的公交車站臺上,可以看到一則來自臺灣的旅遊廣告,推銷的是“中華航空五月天跨年演唱會套票”。套票約4000元人民幣,包含北京-臺北往返機票、演唱會門票和一晚高雄住宿。票務代理告訴記者,套票銷售火爆。購買“機+酒/演”套票,前往臺灣領略風光、品嘗美食、購物看戲,現已成為大陸民眾赴臺的時尚之選。而這在五年多前,根本無從想象。 [詳細]

   臺胞:就像走前後門一樣方便

  12月13日8時20分,福建省平潭綜合試驗區澳前客滾碼頭,臺胞陳文金提著行李登上“海峽號”高速客滾船,返回臺中市。“現在乘船不到3個小時就到了,還趕得及回家吃午飯呢!”陳先生笑呵呵地說,“就像前門到後門那樣方便。” [詳細]

 (中國臺灣網 郭慶娜綜合整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