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房産商人在寧波鎮海轉型當農民
8月19日,寧波鎮海駱駝街道朝陽村。
繞著村子的溪水川流不息,兩岸的小草隨風搖曳,一條小道伸向佔地180畝的新型農莊。
這個名為“臺灣生態農村”的農莊,是臺灣彰化人張聖明的新事業,也是當地一處純農業休閒觀光遊景點。籬笆墻內,38種“寶島”作物,瓜熟果香。
房地産商轉行務農
正午時分,烈日當頭。47歲的張聖明貓著身子在一壟壟瓜地裏來回查看,摸摸挂在網袋裏的瓜,翻翻有發黃徵兆的葉子。
黝黑的皮膚,黑白相間的鬍鬚,憨厚的張聖明現在儼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然而,去年此時,他還是河北張家口一個房地産商住項目的行銷策劃人。十多年來,張聖明穿梭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整天與基價、層高、配建設施打交道。
對種植的興趣源自一個商人的精明。走南闖北的經歷,讓他敏銳地感覺到,內地農業將迎來新的起點。“這幾年內地興起了很多生態農莊,但普遍缺少特色。大部分只種一兩種作物,再開發一些垂釣、燒烤活動,就對外開放了。”在張聖明的理解中,這樣的模式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農業休閒遊。“在臺灣,辦農莊都把精品種植放在第一位。臺農講究品種的多樣性和品質的高端性,然後再供有興趣的人參觀、購買、旅遊。”
張聖明一直想在內地建一個臺灣特色農莊。經朋友牽線搭橋,他和弟弟張義明一起來到鎮海駱駝街道承包了180畝土地,開始試種臺灣水果。為了鼓勵臺商創業,當地政府對他的農莊給予了政策支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