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反映了臺灣部分年輕人對兩岸經貿往來的疑慮。(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退休大學教授徐武軍的評論説,臺灣是否需要和大陸維持穩定而持久的關係,取決於個人的態度和認知。
可長可久相互關係的基礎是“與人為善”,即是雙方用堂堂正正的態度互信、互諒、互助;相對應的是“佔便宜”和“欺弱”。而臺灣對大陸的態度,從上世紀80年代的輕視,演變成目前的莫名“恐懼”。輕視和恐懼都不是正常的心態,無法在這種態度的基礎上建立任何持久的關係。
臺灣先期到大陸投資的産業,都是被臺當局定位為“夕陽産業”的工業。其後,認為臺灣有優勢的産業都不準去,認為臺灣沒有競爭力的産品都不許進來。基本上,臺灣沒有具獨門絕活的産業,有的是比大陸多幾年的經驗,在不準去和不許來之間完全看不出“與人為善”的意味;一再強調要求大陸“讓利”,表現出來的是“強討”,臺灣憑什麼“強”?憑什麼“討”?這不是堂堂正正的態度,而是“痞”氣。
太陽花運動凸顯出兩點:一、大陸的“讓利”無助於建立臺灣人對大陸的好感。二、臺灣的當局無力施行雙方談判所達成的共識成果。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