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政治協商需要誠意與互信兼具

2009年11月17日 15:58:00  來源: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朱穗怡的文章説,“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已于十四日落幕。雖然這只是兩岸民間眾多交流活動中的一個學術會議,但由於與會者層級之高及討論議題之敏感,其意義遠非普通的兩岸交流活動所能及。

  大陸與會者包括中共中央黨校前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國防戰略研究所前所長潘振強少將、中臺辦研究局長黃文濤、社科院臺研所長余克禮等軍政理論專家,其中一些人是對北京決策有重要影響力的對臺智庫成員。臺灣方面相應有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國安局”前副局長胡為真、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林祖嘉等人出席,當中一些人是馬政府兩岸政策的重要幕僚。從這些人的背景來看,他們的觀點頗能代表兩岸現今的想法。

  兩岸專家在會議裏就兩岸互信機制、和平協議及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等進行研討與交流。這是首次在島內討論兩岸政治議題,實屬不易。雖然在二○○五年首次“胡連會”就提出要“建立軍事互信,達成和平協議”,但總是只聞“樓梯聲”,而且在過去一年多裏,兩岸的主旋律是經貿合作,鮮有觸及政治議題。雖然雙方有“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默契,但總不能只停留在“經”和“易”的階段,在合適的時機也可雙管齊下。

  這次研討會為今後兩岸進行政治議題協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先由民間學者進行“二軌對話”,凝聚共識,解決分歧,製造氣氛,以降低官方談判過程中對兩岸關係的衝擊。總的來看,兩岸學者在會上主要達成兩點共識:“九二共識”是雙方進行協商談判的基礎以及兩岸應該簽署和平協議。

  文章指出,雙方的分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一中”的內涵。對大陸而言,是“如何體現兩岸同屬一中的問題”,但臺灣則認為是“如何正視臺灣的存在問題”,並認為兩岸談和平協議,不能把“一中原則”作為前提;二、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大陸擔心島內某些政黨借此搞“臺獨”,而臺灣則要求大陸幫助臺灣加入國際組織,甚至與一些重要國家建立“外交”關係,而且要求大陸不能有施捨、給予的心態;三、臺灣向美國購武器。大陸學者認為,美對臺軍售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但臺灣聲稱只是購買防禦性武器;四、兩岸問題屬於中國內政。大陸社科院臺研所所長余克禮提出,兩岸問題不容外國勢力插手,但早前趙春山提出,兩岸要進入政治對談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取得美、日等重要國家的支援。

  文章最後表示,與會者的分歧反映出,兩岸在經濟方面合作無間,但在敏感議題上仍需協商和共識。這與兩岸各自的政治體制有關,也與島內民眾因種種歷史原因對大陸仍抱有不信任的態度有關。可見兩岸本質問題不僅是政治問題,也是信任問題,而“信任”不可能一蹴而就,須雙方展現誠意,一點一滴地積累。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