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生報》11日社論指出,一年多來,兩岸之間透過“九二共識”為基礎,以“一中各表”作為元敘述,協商並簽署了這樣或那樣的協議,讓兩岸關係進入“三通”階段;而ECFA下的協商簽署更代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化和正常化;這些林林總總的發展,雖都被兩岸定位為屬於兩岸關係,但其所産生的效應,早就越過兩岸對國際社會産生衝擊;平實而論,並沒有純粹的雙邊的兩岸關係,兩岸關係在其屬性上從來就是屬於國際政治經濟的一環,甚至是政治、經濟全球化的一環,而隨著ECFA的簽署,兩岸關係和國際政治經濟的交叉將更為明顯。因此,未來兩岸在國際事務領域是否能展開協商甚至是簽署相關的協議?答案是:其實不難。兩岸關係和兩岸在國際事務領域的關係本來就交纏在一起,只要繼續有共識基礎,並且以此基礎形成互相被認為可以相互對焦的元敘述,那麼兩岸在國際事務領域展開協商並簽署協議是具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的。亦即,只要有相互對焦的、相互認可的屬性角色的認知和定位,那麼兩岸不只一如這一年多來在兩岸關係,甚至在國際事務領域是有可能可以展開協商或甚至簽署協議的。
兩岸能夠形成共識基礎,以及對焦的元敘述,那麼不管原先是基於所謂的“統戰”或戰略需要,基本上都算是形成相當程度的信任,有了信任就能越過原先的猜忌,從而就能展開協商,甚至簽署協議。
信任的建立,是需要透過一段辛苦的過程的,因此得來不易;但是,信任的破壞或喪失,則是很容易的;如果兩岸之間的共識基礎以及對焦的元敘述一直存在,那麼雙方的信任基礎就不會流失,而兩岸關係也不至於出現倒退。只要雙方的信任基礎在,兩岸間的協商要從兩岸關係擴展到國際領域是絕對有可能的,因為有了信任基礎,國際事務到底是否符合“一中各表”,是可以通過雙方的信任獲得詮釋和轉圓的。
社論最後強調,要維持上述的信任基礎,説起來好像就是幾個字而言,但做起來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須要有耐心,而且要夠冷靜,去做判斷,去做衡量,去做決策;要具備這些條件和特質去維持信任基礎,對於任何人,特別是決策者,其實都是一種重大的挑戰。希望主事者能夠有清醒的頭腦,不慍不火,不卑不亢的去面對兩岸的發展。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