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改五週年大事記

2010-07-22 14:16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7月21日是我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五週年。在這五年中,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框架和內涵不斷得以完善,動態趨向合理均衡匯率水準的機制逐步形成,匯率定價更加依照市場供求關係,匯率形成的市場機制不斷完善。以下為人民幣匯改五年來大事回顧:

  2005年7月21日19時,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次提高2%,為8.11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

  2005年9月23日,人民銀行決定適當放寬人民幣匯價交易幅度,擴大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適度擴大了銀行對客戶美元掛牌匯價價差幅度,並取消了銀行對客戶掛牌的非美元貨幣的價差幅度限制。

  2006年1月4日,人民銀行決定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由此改進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

  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8”。

  2007年5月18日,人民銀行宣佈自2007年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4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

  2008年9月本輪金融危機爆發後至2010年6月,為應對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採取了人民幣實質盯住美元的特殊匯率機制。

  2010年6月19日,人民銀行宣佈在2005年匯改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記者姚均芳、安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