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獲利還是風險?

2010-07-21 08:3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胡珊珊
  隨著國際黃金價格前期創下歷史高位後在近日轉為震蕩下行,黃金投資者的“敏感”神經被即刻觸動。高位黃金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就此成為過眼雲煙?黃金價格寬幅震蕩,此時投資是否仍可進行?這些問題成為廣大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

  風險預期推高金價

  有業內人士提出,歐洲債務危機是助推黃金在2010年屢創新高,尤其是近期出現高位的直接原因,黃金市場逐漸地進入到活躍的價格波動期。經易金業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總監、高級黃金分析師顧海鵬説,由於歐元區的主權信用風險不斷上升,導致人們對貨幣的信用出現了嚴重的風險預期。因此,更多的資金涌入到黃金市場求得避險。而隨後傳來的一些對於宏觀經濟走勢的悲觀預期抑制了消費的動力,進而對未來的通脹壓力的擔憂減弱。這一切使得國際黃金價格在6月創出新高後,轉入調整走勢。

  顧海鵬認為,從現在能夠掌握的資訊情況來看,短期黃金價格出現連續大幅度下挫的可能性較小。從整個貨幣市場來看,短期利率依然表現的是負利率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投資者會更加主動地將貨幣資産轉移為非貨幣資産,黃金首當其衝。進入三季度之後,隨著亞洲市場的消費逐漸進入年度的旺季,對實物黃金的採購也將産生支援作用。

  針對近期現貨黃金出現的震蕩,專家指出,目前投資者對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的預期會驅使部分資金從製造業、樓市、股市等領域轉移到黃金,而黃金投資需求的投資者進入市場會對價格的波動較為敏感。因此,黃金市場價格將逐漸表現為更為活躍的價格波動特點。這一點對於短期博取價格波動的投資者而言,一方面增加了黃金投資獲利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資風險。

  金價高低憑何辨

  記者在一些金店、黃金投資機構以及銀行採訪中發現,現貨黃金目前所處的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的歷史高位讓很多人存在“恐高”心理,擔心此時踏入黃金投資領域會重蹈高點踏入股市的困境。

  顧海鵬説,黃金作為非信用資産,是目前對抗信用風險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其購買力表現明顯優於信用貨幣。很多投資者選擇利用黃金價格波動博取價差求得短期獲利的投資目的,或者將投資黃金理解為抗通脹風險,是存在一定誤區的。

  黃金的市場價格,也被稱為黃金的名義價格,和其他一般商品的價格有著根本的區別。黃金具有一般等價物的基本功能,如果投資者試圖判斷金價是否過高,應首先從黃金的相對價格來評判目前價格是高還是低,這個相對價格就意味著它的購買能力,即黃金和一般資産的價格的比值關係。

  “單從市場價格來看,黃金價格確實是處在歷史的最高水準階段;但是,從黃金的購買能力上看,目前處在平均購買能力的水準,甚至可以説是過去30年均線之下的水準,也就是中等偏下。”顧海鵬説,目前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的金價是合理的水準,並不能簡單地定義為過高。

  投資黃金因需而異

  上海浦發銀行國際金融理財師李智海説,在近期樓市低迷、股市不明的情況下,黃金是一種保障型的理財産品,也就是資産保值和資産均衡的好選擇。

  目前,黃金投資産品從類別上講有兩大類,一類是現貨,一類是衍生品。專業人士建議,如果投資者只為了博取價差,可以選擇商業銀行推出的賬戶黃金(紙黃金)等衍生品。紙黃金等衍生品的門檻、交易費用比現貨黃金要低得多,最適合絕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剛進入黃金市場的投資者。

  對於已經積累了相對成熟的交易經驗的黃金投資者,可以嘗試目前國內正在推廣的上海投資交易所的遠期遞延産品。這種黃金産品,具有杠桿放大的作用,可以同時雙向交易,能將資金的使用效率放大於紙黃金的若干倍。另外,通過合法、合規的渠道選擇黃金期貨,也可以放大資金的使用效果。

  如果投資者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資産的平衡,則首選實物黃金,而非衍生品黃金。投資實物黃金可以一次性買入,也可以分批分期買入,但持有後就應當長期做保值之用,不要輕易買賣。資産如果擴大和增加,黃金比重也要適當地增加。

  顧海鵬説:“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所有的信用資産比作秤盤裏的東西,黃金就是桿秤裏的秤砣。通過增減黃金在資産當中的比重,可以來平衡信用資産面臨的系統性的信用風險。合理數量的黃金是每個投資者資産結構中不可替代的平衡品。”(記者呼濤)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