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19日簽署修訂後的《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使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障礙基本解除,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邁出一步。香港金融機構旋即推出大量人民幣産品,競爭如火如荼。
專業人士預計,在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日漸清晰的背景下,中央對香港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扶持力度明顯加大,包括小QFII在內的人民幣回流機制探索有望在不久之後推出,香港必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演兵場。
人民幣在港流通“大鬆綁”
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19日就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簽訂了補充合作備忘錄,同時與中銀香港簽署了修訂後的“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該協議為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大鬆綁”,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兌換人民幣不設上限;所有企業、機構均可以開設人民幣賬戶,資金可以實現跨行轉賬,容許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開發和銷售人民幣産品;香港銀行可向企業提供人民幣貸款,企業類別或貸款種類同樣不受限制。該協議的內容還包括個人和企業均可在港自由進行人民幣跨行轉賬,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通過金融機構在香港自由購買人民幣理財産品。
匯豐銀行工商業務主管陳梁才表示,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環環相扣,修訂清算協議便是其中重要一環。他解釋,香港有了充足的人民幣投資産品,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後,才有較大動力以人民幣形式保留資金,而不是結算完成後便將資金轉回如美元等國際貨幣並匯出市場。
在人民銀行和中銀香港簽署修訂後的清算協議以來短短一週內,各種人民幣投資産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市場反應火熱。渣打、恒生和中銀香港等紛紛調高人民幣定存利息以爭奪人民幣存款,由於以往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出路有限,只能放在清算行收取0.865厘的年息或投資人民幣債券,所以過去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利息普遍低於0.865厘。清算協議修訂後,銀行可以通過發放人民幣貸款和同業拆借賺取更高回報,誘人的人民幣業務前景令香港的多家銀行普遍將人民幣6個月定存利息由0.7厘左右調高至0.8厘-1.25厘,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前去開設人民幣賬戶。匯豐、渣打和恒生銀行還率先推出了與匯率掛鉤的人民幣保本結構性存款産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修訂後的清算協議將促使人民幣在香港的功能由跨境貿易結算擴大至投資和儲蓄功能,這不僅為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打下重要基礎,也是人民幣邁向自由化和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人民幣離岸業務在香港開展始於2004年,在運作了六年後成績不俗,截至今年5月底,香港銀行體系人民幣存款達847億元,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認可機構76家,規模雖然不大,但已令香港成為各方關注的人民幣離岸業務基地。今年上半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達706億元,幾乎為去年下半年結算量的二十倍,其中香港就佔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