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産,其對應的套保目的的期貨頭寸只能按照交易類金融資産來分類,這種會計處理上的不對稱性會加大保險機構財務收益的波動性。
磨刀霍霍、備戰多時,被放行參與股指期貨,保險機構對衝風險的夙願終了。受訪的多位保險業人士昨日向本報表示,目前正積極就相關事宜向監管部門報備,預計最快可于年底正式參與股指期貨交易。
機遇和風險往往相伴而生。試水股指期貨,同時給“年輕”的保險機構提出了更高的風控要求。尤其是涉及股指期貨會計處理上的不對稱性問題,亟待保險機構與監管部門進行深度的研究與溝通。
參與訴求強烈
如果説,7月下旬出爐的首批保險投資新政解決了制度、體制和基礎配置問題,化解了保險業的長期風險;那麼,近日密集發佈的第二批新政,則更有利於改善保險行業的短期投資收益,可實質緩解保險資金眼下的投資饑渴。
尤其是股指期貨,保險機構年年喊、次次盼。一家大型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高管直言不諱,“放開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我已經呼籲了三年,幾乎每去保監會一次,就會提一次。”在多位保險業高管看來,13項保險投資新政中,放開股指期貨是他們最期盼,也是最實際、操作性最強的政策。
強烈的訴求來源於現實的困境。在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環境下,保險公司在熊市中只能將權益倉位一降再降。歷史數據顯示,保險資金權益倉位曾從牛市最高24.3%降至熊市最低4.7%的配置比例。但這仍難避免市場下跌造成的損失,從而造成保險機構各財務年度間投資收益的大幅波動。
而一旦能運用股指期貨開展套期保值,保險資金可以利用期貨合理管理自己的權益頭寸,有助於減緩鉅額交易對現貨市場的衝擊。
一家參加過股指期貨倣真交易培訓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負責人舉例説,“如保險公司現有大量資金,計劃按現行價格買進一組股票。由於購買的數量太多,短時間內完成勢必引起過大的衝擊成本,導致實際的買進成交價遠遠高於最初想買進時的價格;如果採取分步逐批買進的方法又擔心到時股價上漲。這時就可以通過買進股指期貨合約解決這一矛盾。”
不僅如此,保險公司亦能從中尋找到産品創新的“靈感”。一位研究股指期貨的保險業人士分析説,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對沖掉無法分散的系統風險,這使得保險公司有能力推出新的投資型保險産品,如可以根據投資保本的要求,設計一種集儲蓄、投資、人壽保險為一體的保險産品,也可以利用股指期貨為市場設計出低風險、高回報的長期保險産品等。
會計難題待解
股指期貨為保險資金帶來了極大的想像空間。據記者了解,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保險巨頭早已在對衝工具、利率的對衝、外匯風險的對沖和股票市場的對衝等方面展開了相關研究,參與了倣真交易。同時已經挑選了數家期貨公司,並已派員到期交所培訓。
一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人士欣喜地告訴記者,“我們會馬上向監管部門進行報備,預計最快可于年內正式試水股指期貨交易。放開股指期貨,對於保險資金提升短期收益率有立竿見影之效。”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參與股指期貨,將給保險機構提出更高的風控要求。期貨業務是保證金交易,與普通證券投資相比,風險程度更高,需要有適當的風險預算、專業崗位分離、不同層級的授權、全流程監控等多種措施,才能把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事先預期的範圍內。
另外,還要考慮到期貨市場波動對財務收益的影響。據本報記者採訪了解,由於套期保值會計的嚴格要求,部分以套保為目的的期貨業務在會計上並不能完全按套期保值會計來處理。換言之,部分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産,其對應的套保目的的期貨頭寸只能按照交易類金融資産來分類,這種會計處理上的不對稱性也會加大保險機構財務收益的波動性。
“我們一直在關注會計處理上的不對稱性這一問題,正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並積極地與監管部門溝通。希望在正式參與試水之前,能夠達成共識。”一家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