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傳言,央行已經向部分國有銀行發行了超過200億元的定向央票,並稱得到一家大行證實。由於利率比較低,定向央票被認為是對銀行放貸規模過大的一種懲罰。央行發行的這種定向票據,期限較短,能夠鎖定銀行的一部分基礎貨幣。
記者昨日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央行此舉或與有些大行8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增長過快有關。8月,中行與農行的新增貸款規模相當,大約為300億-400億元,而工行、建行新增貸款增長較多,工行有近600億,建行為550億元左右。由於超出監管要求的新增貸款額度,央行向工行、建行發行懲罰性定向央票的可能性最高。
也有觀點認為,央行此舉僅僅是為了回收流動性。上海某貨幣仲介部門負責人表示,上周以來市場資金面異常寬鬆,國有大行拆出資金的意願比較強烈,所以四大行均收到了懲罰性定向央票。
昨天,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短中長期利率品種全線下降,顯示市場資金面有所緩解。其中下降幅度較大的品種為1周和2周Shibor,分別下降34.16、50.25個基點至3.2817%、3.4967%。
專家解讀
政策穩中偏緊提存準概率低
銀行業分析師普遍認為,200億元的規模不大,對銀行的影響也不大;但從中能體現出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分析師蔣舒表示,200億元定向央票的量雖然不大,但是向市場發出了後續貨幣政策“穩中偏緊”的信號。同時他表示,定向央票對存款準備金率等其他貨幣工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相比,蔣舒認為定向央票對銀行來説會好受一點。“雖然收益率不可能有同期的信貸那麼高,但至少還是有收益的。如果央行進行信貸管控,銀行部分投資機會就完全喪失。定向央票能使供需雙方達到某種平衡。”
“這些工具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相對來説再次提高存準率的幾率就變小了。”蔣舒表示。